智能手机刚兴起的时候,为什么英特尔会认为是应该发展掌上电脑而非智能手机

智能手机刚兴起的时候,为什么英特尔会认为是应该发展掌上电脑而非智能手机

而不是智能手机支持掌上电脑功能,Intel判断WiMax为3G标准和Intel判断掌上电脑为未来的使用方式,WiMax就是可以实现掌上电脑通过网络打电话的功能这就是固有的IT思维:可以上网,Intel说的未来应该发展掌上电脑这个想法,未来的发展的趋势是掌上电脑具有通信的功能,如果判断未来的趋势是手机支持掌上电脑,如果判断未来是掌上电脑支持手机模块,我认为Intel也不算是很大的误判。

智能手机刚兴起的时候,为什么英特尔会认为是应该发展掌上电脑而非智能手机

感谢邀请!Intel这种“误判“可不是一回了,几乎是同时期Intel的误判可是坑了一大票国家和企业,顺带把整个北美的移动通信产业几乎坑光。我觉得Intel几次误判的本质原因,是由于Intel的IT产业思维误导了Intel对CT(通信)产业的发展方向的理解。

Intel的判断不算完全错误

当然,某种意义上,Intel说的未来应该发展掌上电脑这个想法,也不算是完全没有实现。我认为Intel也不算是很大的误判。现在的智能手机基本上也就集成了原来的PDA的功能,甚至比原来的PDA功能更加强大,所以目前来看几乎已经实现了Intel当时的判断。

而且除了智能手机,PAD平板这种也算是一种大一些的掌上电脑,还有一些企业甚至也主打生产7寸的掌上电脑,类似的产品也层出不穷。所以我觉得某种意义上Intel的判断也是成功的,的确掌上的智能终端已经成为全球最普及性电子产品。

Intel方向错误,主要是芯片策略错误

2006年以前,世界上最好的ARM架构的智能手机芯片,就是英特尔的StrongARM。但是在2007年IPhone以及后续安卓引发的智能手机浪潮前,智能机应用少销量少,Intel的手机芯片收益很低。当时英特尔CEO欧德宁拒绝为苹果专门研发移动芯片,将StrongARM卖给了marvel。

从这一刻起,Intel对智能手机的判断发生了根本性的错误。

Intel可能理解,未来的发展的趋势是掌上电脑具有通信的功能,而不是智能手机支持掌上电脑的功能。这两个是有显著的差异的,差异就在谁是核心,IT办公还是通信?前者主要是发展掌上电脑,手机打电话只是一个可选择的模块,而后者所有的智能功能都是围绕着手机这个核心的定义来完成。

对于Intel而言,作为一个芯片企业,这种产业发展的判断,就决定了Intel在芯片上的投入。如果判断未来的趋势是手机支持掌上电脑,那么就会发展对安卓支持更好、集成度更高的SoC芯片;如果判断未来是掌上电脑支持手机模块,那么就会重点发展轻量化的电脑芯片,类似于CPU加上外挂基带的方式支持通信,或者干脆使用网络。

Intel判断错了,所以一再错失了发展智能手机芯片的机会。我记得在12年的时候,Intel也短暂的恢复过智能手机的Atom芯片的制造,那时的中兴还用过Intel的芯片。结果最终由于安卓是基于ARM架构发的,Atom X芯片有非常严重的兼容性问题,导致最终放弃。

IT化思维,导致Intel对CT行业总是误判

我认为Intel的误判,是由于它固有的IT思维,对通信技术发展的误判,IT和CT是两个范畴,早先其实是没有多大交集的,最近几年才有ICT的说法。Intel是IT业的一个巨头,但是对通信的理解没有高通深厚,所以对业界发展趋势的判断,由于思维固化,总是向IT靠拢

这其实和通信巨头对IT的理解,也存在天然的不足的道理是一样的。例如华为、中兴的软件部门过去也经常被诟病开发的IT软件易用性非常的差,这也是由于CT行业巨头对IT的理解存在天然的不足。华为的终端后来是挖了一大票IT的人才,最终才保证了华为终端对IT的理解稍微像样了一点。

我们前面讲了,几乎在同时期,Intel也存在另一个重大误判,那就是Intel在3G时代强推WiMax技术。在3G时代,半个美国都跟着Intel向全球推WiMax,北电、摩托罗拉这些企业甚至破釜沉舟的推动WiMax。

但是,WiMAX简单理解就是Wi-Fi的加强版,所以,它实际上并不算是移动通信技术,而是基于IP网络的接通信技术,对IP网络支持的很好,对通信的漫游等支持的很差。这就是典型的IT思维,单相思的认为网络软件啥也能干,忽略了通信真正的业务诉求。

所以最后折腾了一段时间,Intel终于扛不动WiMax的大旗,树倒猢狲散,北电、摩托罗拉被彻底拖垮,和WiMa有点类似的中国的TD及后续的TD-LTE技术上位,最终导致中国的通信技术超越美国。

非常有意思的是,Intel判断WiMax为3G标准和Intel判断掌上电脑为未来的使用方式,这两者其实息息相关。WiMax就是可以实现掌上电脑通过网络打电话的功能

这就是固有的IT思维:可以上网,就具备移动通信的功能,而不是具有移动通信功能,就可以上网。由于WiMax忽略了通信漫游的需求,所以后来一败涂地,同样在智能手机的判断,Intel也如此。

颠覆性产业思维决定产业方向

过去PDA掌上也的确电脑流行了好一阵子,而手机还是功能机,移动通信和办公处理根本不沾边。所以Intel想的是如何让电脑插个SIM卡打电话就可以,而不是让打电话的手机支持PDA的功能。结果,乔布斯横空出世,对整个智能手机的行业进行了颠覆。

Intel 认为3G时代是移动PC、移动办公的时代,而乔布斯则断定是智能手机的时代,乔布斯颠覆了自己固有的IT思维,成功的将IT和CT结合,而Intel墨守成规,最终没有抓住智能手机高速发展的好时光

现在6寸大的掌上电脑都能流畅玩DNF了,还有必要去配电脑吗

一句话,看需求!只玩游戏,安卓就行!如果是移动娱乐+移动办公,那么掌电拥有碾压性的的优势,毕竟,Window系统才是亲儿子!

作者:笔点酷玩,努力做最酷的产品评测师。

有些人说,不喜欢不大不小的掌电,恐怕你还没毕业。我觉得这件事要看用户群体,如果你的需求只用电脑或移动设备玩游戏,那么安卓6英寸左右的大屏手机、或者平板产品就够了,如果选择手机,还可以节约额外的消费,更合算。

不过,如果你是娱乐和办公需求兼有之,甚至是经常在差旅途中办公、解闷的商务人士,轻薄小巧、同时又有PC全功能的掌上电脑才是首选。

明白没?如果你只用安卓,那么Windows系统上的所有软件,都需要折腾一下才能玩转,如果都是Windows系统全功能,就完全没有折腾的必要,干就是了。

另一个要考虑的问题是,买田牌还是苹果?如果预算不足,你只能对自己说句抱歉,去买传统笔记本。可是,再轻薄的本子目前也就五六小时续航顶天,而且不够小巧,还是比较累赘,有没有更好的而选择?

有。为了迎合这样的需求,市场上诞生了更轻薄、更小巧的掌上电脑,比如GPD推出一系列产品。近日,该厂商更是推陈出新,宣布即将于1月份上架一款GPD Pocket 2琥珀黑,4GB运存,拥有更优雅稳重的配色。

据了解,GPD Pocket 2琥珀黑与此前标准版最大的不同便是配色,标准版为银色机身+黑色键位,充满时尚品味,新版本琥珀黑则将键帽和机身内外都做成了低调而神秘的黑色,一体式观感更加强烈,亮屏时也更耐看;黑色版也沿袭标准版的轻薄小巧,515g重量,最薄8mm厚度,比Macbook和Surface Pro更轻便。

除配色外,GPD Pocket 2的外观设计几乎没有变化,硬件配置方面处理器内存有变,其中处理器由Intel酷睿m3-8100Y变为赛扬3965Y,内存方案固定为LPDDR3版本的4GB。配置方案略作调整之后, GPD Pocket 2(4GB)琥珀黑在无外接电源环境下可以轻松满足8-10小时的工作需求,强大的续航能力让那些轻薄本相形见绌,同时平衡了性能和续航这两大难题,掌电优势很明显了。

作为迷你款型的便携电脑,GPD Pocket 2(4GB)琥珀黑预装Window 10家庭版64位系统,因此所有PC常规办公软件以及大型游戏、设计绘图软件都能使用,比起那些只有小尺寸的Android系统手机、平板电脑等产品拥有天然的便利性,无需考虑兼容问题。此外,7英寸FHD视网膜+H-IPS技术加持的屏幕不大不小,键盘位置刚好可以够双手灵活操作,结合多点触控屏、巧克力悬浮式键盘和内置光学手指鼠标,日常使用更便利。

目前GPD官方已经公布了黑色新版本Pocket 2的售价为2999元,距离上架还要等待一周多的时间,相比目前官方Pocket 2的标准版的4k价位,售价优势也很明显,相信在正式发售后销量会有再度上升。那么问题来了,如果给你3千元,你会选择传统笔记本电脑,还是像GPD 7英寸 Pocket 2琥珀黑这样的掌上电脑呢?

二手掌上电脑价格多少网上会便宜一点吗

我最早之前是在北京中关村,做电脑销售的,笔记本掌上电脑,台式电脑,组装机都做。

你问的这个问题就比较复杂了,因为你没有明确首先二手掌上电脑,价格多少?根据品牌和几成新来区分,小到几百,大到几千不等,所以你应该把问题在局限性一些,比如二手某某品牌掌上电脑,几成新什么配置,大概多少钱?这样的话就很好给出你答案,而且还有一点就是,你买来用途,是用来做什么?因为只是用来看看电子书或者新闻,电视剧之类的,一般配置就可以,如果在专业一点可能就要内存够大,CPU够大,而且独立显卡,其实不太建议你网上买的,因为看不到实体,个人建议你在58同城,因为离得近的话能够看到本机,新旧和开机试机是否流畅等,以上是我个人一点小小建议,希望能帮上你,有说的不详细的地方望多包涵!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