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欧盟禁止转基因,难道他们不知道转基因无害吗?如何评价BT系列快速坦克在二战苏德战场上的表现

为什么欧盟禁止转基因,难道他们不知道转基因无害吗?如何评价BT系列快速坦克在二战苏德战场上的表现

就连3号坦克都不多,如何评价BT系列快速坦克在二战苏德战场上的表现其实BT坦克在1941年并不是过时,难道他们不知道转基因无害吗欧盟禁止转基因的说法既不准确也不是事实,为什么严格限制种植、但却对进口没那么严格呢,BT的机床不能用JT的刀柄,JT的机床也不能用BT的刀柄,而旧式的T-26和BT坦克的后备零件也不齐,主要是进口的转基因大豆。

为什么欧盟禁止转基因,难道他们不知道转基因无害吗

欧盟禁止转基因的说法既不准确也不是事实。这样说吧,欧盟对种植转基因作物严格控制,但对进口转基因农产品的限制则没有那么严格。

先说种植管理方面,欧盟允许其成员国自行批准、禁止或限制在本国境内种植转基因农作物。孟山都培育的一种玉米MON810是目前唯一在欧盟获批可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但种植面积非常小,仅在西班牙、葡萄牙、斯洛伐克、捷克等少数几国种植。

如果放开种植,由于美国的转基因研发实力雄厚,欧盟国家的转基因品种不是对手,这将对其种业是严重冲击。当然也有社会文化方面的原因,追求“天然”、“有机”、“地域特色”是普遍的消费心理。这种消费氛围也会影响本国农民打“非转基因”牌——作为一种市场策略。这也是出于保护本国农民利益考虑。当然其中的原因还不止这些,其它还有农产品贸易中的“绿色壁垒”等因素,在此不多说了。

在进口方面,和中国一样,主要是进口的转基因大豆。事实上,欧盟是继中国之后世界第二大豆进口目的地。进口没那么严格的限制其实也是被迫无奈。毕竟和中国一样,大量消费植物油和肉蛋奶,不是进口成品就是得进口饲料和油料。大豆恰好身兼二任了。需求又是谁能想挡就挡得住得呢?中国不也一样么?

在安全性上,欧盟委员会曾有确切声明:所有通过审批的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在进入欧盟市场前都证明了其安全性、所有审批对象均经过了欧洲食品安全局的严格检查

有人可能会想,为什么严格限制种植、但却对进口没那么严格呢?其实这种情况也与中国类似:主要考虑的是产业安全。

最后再说一下研发方面。德国的拜耳刚刚收购了美国的孟山都。作为标杆性的转基因巨头孟山都花落人家,以后一些反转人士不知道该怎么评价“禁止转基因的欧盟”搞起了转基因育种(专利)这件事。全世界有研发实力的种业公司和科研机构都在涉足于此。这项技术也并不是最新最前沿的了,没必要谈“转”色变。总之,阴谋论从来不缺市场,但与事实相距十万八千里了。

如何评价BT系列快速坦克在二战苏德战场上的表现

其实BT坦克在1941年并不是过时,而是存在大量其他问题,尤其是后勤管理问题。

说到BT坦克的性能是比较落后,但这是和T-34、4号坦克比。德军在1941年大量装备的还是2号、3号以及38t坦克,BT坦克并没有差到哪里去。

要知道,德国在西欧发起闪电战的时候,就连3号坦克都不多,所以不得不用缴获的捷克35t、38t凑数。35t、38t和早期3号坦克,装的还是37毫米炮。

BT坦克真正的缺陷,主要还是装甲太薄弱,最大厚度不超过25毫米,基本和纸一样薄,相比之下德军坦克的装甲厚的多(38t加厚到50毫米,3号坦克加厚到60毫米)。所以在诺门罕战役中,竟然能被日军击毁上百辆。但是BT坦克有自己的优势,至少45毫米炮还是可以顶一顶的,而且BT坦克速度特别快,这对于快速机动是有利的。

所以说,BT坦克在苏德战争初期一败涂地,主要是其他问题导致的,而不是单纯的性能问题。

第一,BT坦克被错误使用。苏军在开战初期,用大量坦克当突击武器和步兵支援武器,用来对德军进行反冲击。结果,就是薄皮的BT坦克贸然正面出击,在毫无隐蔽的大平原上被德国步兵、炮兵和坦克被大量击毁,即使是德军最弱的37毫米炮,击毁这些坦克也毫无难度。这是用苏联坦克自己的弱点,硬刚德军的长处。

第二,BT坦克的后勤维护太差了。苏军此时正处于新旧装备的替换时期,大量生产能力都给了新式坦克T-34和KV-1,包括零件生产和车载设备供应。结果是,新坦克没有准备好,旧坦克的零件补给先被停了。导致开战后,新式T-34的弹药不齐,后备零件不齐,而旧式的T-26和BT坦克的后备零件也不齐!前者是生产没跟上,后者却是自己主动停产导致的!这就是苏联军方后勤管理混乱的一个体现。

结果就是导致,大量新型T-34、KV和旧式BT坦克,在战场上都是同样悲剧,稍微有一些故障或损伤,就不得不被放弃,成了“一次性坦克”。而德国坦克,是修了再修。

开战时两万辆苏联坦克,到了年底就快打光了。而德军开战时候的5000辆坦克,却似乎没有减少多少。这就是后勤管理的差距。

如何区别BT刀柄和JT刀柄

原理上区别不大,但实际不能混用。BT的机床不能用JT的刀柄,JT的机床也不能用BT的刀柄。

欧洲机床大部分标准配置为JT类,如DIN69871。欧洲的JT大部分可选择带中心内冷或主轴端面内冷。

日本、韩国、台湾机床大部分标准配置为BT。BT刀柄可能由于拉钉颈部较细,大部分不带内冷。因为拉钉如果加上内冷孔,截面积可能过小,强度会不够。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