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参数设置 | 四参数设置错误比例尺应介于

四参数设置 | 四参数设置错误比例尺应介于

1. 四参数设置错误比例尺应介于

比例尺的前项一定是一是错误的。缩小的比例尺前项是一,扩大的比例尺后项是一

2. 四参数的比例尺参数应该介于

比例尺就是一个分数,且分子为一的分数,它的大小比分母就行了:分母大的比例尺小,分母小的比例尺反而大。大的比例尺所作的图往往范围较小,但内容详细。小的比例尺则相反。

比如地图上的比例尺: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因此也叫缩尺。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通常有三种表示方法

(1)数字式,用数字的比例式或分数式表示比例尺的大小。例如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可写成:1∶50 000 000,或写成1/50 000 000,或写成:五千万分之一。

(2)线段式,在地图上画一条线段,并注明地图上1厘米所代表的实地距离。

(3)文字式,在地图上用文字直接写出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如图上1厘米相当于地面距离10千米。

三种表示方法可以互换。

根据地图上的比例尺,可以量算图上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根据两地的实地距离和比例尺,可计算两地的图上距离;根据两地的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可以计算比例尺。

根据地图的用途,所表示地区范围的大小、图幅的大小和表示内容的详略等不同情况,制图选用的比例尺有大有小。地图比例尺中的分子通常为1,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通常比例尺大于二十万分之一的地图称为大比例尺地图;比例尺介于二十万分之一至一百万分之一之间的地图,称为中比例尺地图;比例尺小于一百万分之一的地图,称为小比例尺地图。在同样图幅上,比例尺越大,地图所表示的范围越小,图内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地图上所表示的范围越大,反映的内容越简略,精确度越低。地理课本和中学生使用的地图册中的地图,多数属于小比例尺地图。

3. 尺寸参数允许的变化范围称为

标准公差是由国家标准规定的,用于确定公差带大小的任一公差。公差等级确定尺寸的精确程度,国家标准把公差等组分为20个等级,分别用IT01、IT0、IT1~IT18表示,称为标准公差,IT(International Tolerance)表示标准公差。 基本偏差是指用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一般是指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基本偏差用拉丁字母表示。大写字母代表孔,小写字母代表轴。当公差带在零线上方时,基本偏差为下偏差;当公差带在零线下方时,基本偏差为上偏差。   基本偏差是指用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一般是指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   基本偏差用拉丁字母表示。大写字母代表孔,小写字母代表轴。当公差带在零线上方时,基本偏差为下偏差;当公差带在零线下方时,基本偏差为上偏差。   因为任何加工不可能完全达到要求的尺寸,总会有偏差。问题是允许偏差有多大。偏差可以标注,也可以对加工指定加工精度等级。该精度等级规定允许的偏差称基本偏差。 测量值与真值之差异称为误差,物理实验离不开对物理量的测量,测量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由于仪器、实验条件、环境等因素的限制,测量不可能无限精确,物理量的测量值与客观存在的真实值之间总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就是测量误差。误差与错误不同,错误是应该而且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能绝对避免的。  确定尺寸精确程度的等级称为公差等级,国标规定分为20个等级,从IT01、IT00、IT1、IT2~IT18, 数字越小,公差等级(加工精度)越高,尺寸允许的变动范围(公差数值)越小,加工难度越大。具体可查询机械设计手册,不同的基本尺寸使用同一公差等级时,公差范围也不同。

4. 尺寸允许偏差

回答一般楼层楼板:楼板厚度不能小于80毫米,如果板内有埋暗管一定不能小于100毫米;顶层楼板:楼板不能小于120毫米,同时双层双向都必须要配钢筋;普通地下室:楼板厚度不能小于160毫米;嵌固部位地下室的楼板:楼板厚度不能小于180毫米。

5. 四参数比例尺错误怎么设置

4:1是图上4厘米表示实际1厘米。

而1:4就是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4厘米。不知道我这样回答对不对。

6. 四参数比例尺超出范围

第一节 地籍基本控制测量    地籍基本控制测量包括一、二、三、四等国家平面控制测量;二、三、四等城市平面控制测量;一、二级导线测量;相应等级的GPS(全球定位系统)测量。

   一、地籍基本平面控制测量的要求    地籍基本平面控制测量的要求主要是对控制网的精度要求和密度要求。其精度和密度应满足下一级加密和测定界址点坐标的要求。   (一)精度要求和密度要求    《规程》规定:四等网中最弱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5cm;四等以下网最弱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5cm。   平面控制点的密度应根据界址点的精度和密度以及地籍图测图比例尺和成图方法等因素确定。但还应考虑到地籍测量的特殊性,即应满足地籍测量资料的更新和恢复界址点位置的需要。   (二)各等级地籍基本控制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地籍基本控制测量可以采用常规的三角测量、导线测量等方法,也可采用GPS测量方法。

7. 尺寸参数允许变化的范围

视角比说明书小,通常是您的摄像机是1/4靶面的.

1英寸--靶面尺寸为宽12.7mm*高9.6mm,对角线16mm。2/3英寸--靶面尺寸为宽8.8mm*高6.6mm,对角线11mm。1/2英寸--靶面尺寸为宽6.4mm*高4.8mm,对角线8mm。1/3英寸--靶面尺寸为宽4.8mm*高3.6mm,对角线6mm。1/4英寸--靶面尺寸为宽3.2mm*高2.4mm,对角线4mm

摄取景物的镜头视场角是极为重要的参数,镜头视场角随镜头焦距及摄像机规格大小而变化(其变化关系如前所述),覆盖景物镜头的焦距可用下述公式计算:

f=u?D/U

f:镜头焦距、U:景物实际高度、H:景物实际宽度、D:镜头至景物实测距离、u:图像高度、h:图像宽度

您选用的CCD是什么尺寸的,要配合使用多大的镜头.现在市场上常见的摄像机靶面多是1/3和1/4的,常见的镜头则是按1/3的标准计算的焦距.

8. 四参数比例尺大于1

比例尺就是一个分数,且分子为一的分数,它的大小比分母就行了:分母大的比例尺小,分母小的比例尺反而大。大的比例尺所作的图往往范围较小,但内容详细。小的比例尺则相反。

比如地图上的比例尺: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因此也叫缩尺。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通常有三种表示方法。

(1)数字式,用数字的比例式或分数式表示比例尺的大小。例如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可写成:1∶50 000 000,或写成1/50 000 000,或写成:五千万分之一。

(2)线段式,在地图上画一条线段,并注明地图上1厘米所代表的实地距离。

(3)文字式,在地图上用文字直接写出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如图上1厘米相当于地面距离10千米。

三种表示方法可以互换。

根据地图上的比例尺,可以量算图上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根据两地的实地距离和比例尺,可计算两地的图上距离;根据两地的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可以计算比例尺。

根据地图的用途,所表示地区范围的大小、图幅的大小和表示内容的详略等不同情况,制图选用的比例尺有大有小。地图比例尺中的分子通常为1,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通常比例尺大于二十万分之一的地图称为大比例尺地图;比例尺介于二十万分之一至一百万分之一之间的地图,称为中比例尺地图;比例尺小于一百万分之一的地图,称为小比例尺地图。在同样图幅上,比例尺越大,地图所表示的范围越小,图内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地图上所表示的范围越大,反映的内容越简略,精确度越低。地理课本和中学生使用的地图册中的地图,多数属于小比例尺地图。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