筏板马凳筋设置规范 | 筏板马凳筋高度

筏板马凳筋设置规范 | 筏板马凳筋高度

1. 筏板马凳筋高度

马凳筋尺寸设置要求以及使用规范 ,马凳筋属于措施钢筋的一种,用于比较厚的板,用在上下板的中间,支撑上面的钢筋,防止板面钢筋凹陷下去。 马凳筋的类型:几字型,T型,三角形,等等 马凳筋分类 马凳筋一般图纸上不注,只有个别设计者设计马凳钢筋了。 马凳筋设计要求:板厚≤140mm,板的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10,马凳筋大小可以用8厘;板厚140mm-200mm,板的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12时,马凳筋钢筋需要用ф10板厚200mm-300mm,板的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14时,马凳钢筋可采用ф12板厚300mm-500mm,板的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16时,马凳钢筋可采用ф14板厚500mm-700mm,板的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18时,马凳钢筋可采用ф16 板厚度大于80厘米,最好采用钢筋支架或角钢支架。 马凳筋钢筋的大小都是使用比板小一号钢筋的规格。 马凳筋的长度计算方法:马凳高度=板厚-2×保护层 – Σ上下钢筋的大小之和 上水平直段间距为板筋间距+50 mm,(也可以是+80mm),下左平直段为板筋间距+50 mm,下右平直段为100,这样马凳的下面才可以放在底板上的2跟钢筋上,马凳筋的下部水平长度一定是比板的间距大的。下部平稳的支承在板的下部钢筋上。绑扎牢固,马凳筋不能接触模板,防止马凳筋接触木板露筋。 马凳筋的个数计算方法 最简单的方法按面积计算,马凳筋个数=板面积/

马凳筋横向间距

*纵向间距,如果板筋设计成底筋加支座负筋的形式,没有温度筋时,马凳个数必须扣除中空部分。梁有支撑左右,梁不在计算内。电梯井、楼梯间和板洞部位,都不应该计算马凳筋。 大象筏板基础中的措施钢筋 大型筏板基础中措施钢筋经常使用钢支架形式,支架必须经过严格计算才确定它的大小间距,才能保证措施钢筋的稳固性和抗力。在确定支架的荷载时除计算上部钢筋荷载外考虑施工人为荷载。支架立柱间距一般为1500MM,在立柱上只需设置一个方向的通长角铁,这个方向应该是与上部钢筋最下钢筋垂直,间距一般为2000MM。为了稳固还要用斜撑焊接。支架的设计应该要有计算式,经过审批才能施工,不能只凭经验,支架规格、间距过小太密浪费,间距过大基础钢筋整体塌陷,凹陷。所以支架在施工需要注意。 马凳筋的注意事项 钢筋工程都会使用到马凳筋,如果图纸设计中没有对马凳作出详细说明那么就按常规计算马凳筋,马凳要有一定的刚度,能承受施工人员的踩踏,防止马镫变形弯曲,板钢筋凹陷。为了避免结算纠纷,对马凳钢筋提出上报,由施工工地根据实际情况上报,报监理及建设单位确认,根据确认的尺寸计算。

2. 筏板钢筋马凳要求

为了确保筏板钢筋的感体质量的安全性,筏板马蹬筋设置规范是每平方米一个马蹬筋。

3. 筏板基础马凳筋尺寸

马镫筋的规格

当板厚≤140mm,板受力筋和分布筋≤10时,马镫筋直径可采用ф8;当140mm

4. 筏板的马凳筋怎么配置

不能。

马凳筋是 施工措施,不是工程材料。它的位置、它的长度等都不符合设计要求。不能当钢筋使用.

马凳筋的概念

马凳,它的形状象凳子故俗称马凳,也称撑筋。用于上下两层板钢筋中间,起固定上层板钢筋的作用

马凳筋作为板的措施钢筋是必不可少的,从技术和经济角度来说有时也是举足轻重的,它既是设计的范畴也是施工范畴更是预算的范畴。一些缺乏实际经验和感性认识的人往往对其忽略和漏算。

马凳不是个简单概念,但时至今日没有具体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没有通用的计算标准和规范,往往是凭经验和直觉。不过道理弄明白了,也了解实际施工,那么计算马凳筋就不是件难事。任何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和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都是有害的。

5. 筏板马凳筋设计规范

质量控制关键点

1、放钢筋位置线:按图纸标明的钢筋间距,算出筏板实际需用的钢筋根数(查钢筋料单),让靠近筏板保护墙边的钢筋离墙边为50mm,在防水保护层上弹出钢筋位置线,钢筋就位时,按照钢筋位置线进行摆放钢筋。

2、按弹出的钢筋位置线,先铺筏板下层钢筋,根据图纸确定下铁钢筋。

3、钢筋绑扎时,钢筋交叉点全部绑扎,采用八字扣绑扎,扎丝长度根据现场实际绑扎要求,找出适合的长度,绑扎完的扎丝头压在筏板钢筋上,长度一致,保证扎丝绑扎规矩,钢筋不位移。

4、摆放筏板混凝土保护层水泥垫块,垫块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间距800×800mm呈梅花型进行摆放,要求横竖一条线,斜向一条线。

5、绑完下层钢筋后,摆放钢筋马凳,马镫高度=筏板厚度-筏板钢筋上下保护层厚度-上层钢筋直径-下层钢筋直径(间距1.5m),在马凳上摆放纵横两个方向定位钢筋,钢筋上下次序同工艺流程中的做法,绑扣方法同筏板下层钢筋。马凳采用20的钢筋焊接,马凳焊接必须牢固,使用前进行外观检验。

6、筏板水平钢筋接头采用直螺纹接头,接头位置下铁在跨中,上铁在支座,绑扎钢筋之前,要检查接头的质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7、将筏板下部弹好的内外墙、柱节点、门窗洞口位置线,引至筏板上皮钢筋,然后拉线,并在钢筋上弹控制线。根据弹好的控制线将墙、柱伸入筏板的插筋绑扎牢固,并插至下层钢筋上进行固定绑扎。所有柱出筏板上皮的插筋用3个箍筋固定,墙体插筋在距筏板上皮500mm高处及墙体根部用水平钢筋梯子固定,保证甩筋垂直,不歪斜和移位。墙、柱甩筋接头位置相互错开,剪力墙、柱竖向钢筋锚入基础长度按规范要求操作

8、墙插筋深入基础筏板的锚固长度为插入筏板底部,支在筏板下铁钢筋之上,并设直钩,直钩长度≥15d,根据弹好的墙位置将预留插筋固定以确保位置正确,甩出的钢筋用横向钢筋临时固定。基础内墙体加水平筋两道。

9、柱插筋要一直插入筏板下铁钢筋上且锚固长度插入筏板底部,支在筏板下铁钢筋之上,并设直钩,直钩长度≥6d且不小于150mm。用定位卡具把柱子主筋固定并与筏板钢筋绑扎连接,并在基础内加两道箍筋,以固定柱子插筋,防止浇筑混凝土柱子插筋发生位置偏差。

10、墙及柱插筋在基础筏板内的位置按施工图要求设置,为了保证墙、柱插筋位置正确,放线人员把墙、柱位置线用红油漆标记在筏板上层钢筋上按标记线进行插筋施工。墙及柱筋插完后,除检查其位置外,用线坠(2kg)检查其垂直度,并拉通线校正,确保竖向筋在同一直线上,防止倾斜、扭转、偏位。

11、预埋盒的埋设工程结构中要预埋各种机电预埋管和线盒。在埋设时为了防止位置偏移,在预埋管和线盒用4根附加钢筋箍起来,再与主筋绑扎牢固。限位筋紧贴线盒与主筋用粗铁丝绑扎,不允许点焊主筋。混凝土墙中外径大于50mm设备管居中布置。

安全控制关键点:

1.钢筋绑扎时,禁止碰撞预埋件,如碰动应按设计位置重新固定牢。绑扎时,各工种应相互配合,不能破坏其它工种的成品。当钢筋与预埋管线相互冲突时,应技术部门进行妥善处理。当洞口尺寸大于300mm时,应按图纸进行处理。

2.绑扎好的钢筋应挂状态标识牌,明确待检、合格状态和责任人。

3.操作工人做到活完、料净、脚下清。

4.进入施工现场的操作手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下颚带,严格按项目部安全制度进行施工。

5.钢筋焊接:焊工必须具备等级证书,持证上岗。电气焊作业均持证上岗,佩带防护用品,并开动火证,有专人看火。

6.禁止从槽坑边坡直接向槽底传递钢筋。

7.塔吊在吊运时,必须用两根钢丝绳吊索,在钢筋材料上缠绕两圈,钢筋缠绕必须紧密,两个吊点位置必须均匀合理。钢筋吊运时,保持钢筋水平,预防材料在吊运中发生滑移坠落。塔吊在吊运钢筋时,必须有信号工指挥,不得无人指挥或乱指挥。短小材料必须用钢筋吊笼进行吊运,严禁挂在长料上。

6. 筏板马凳筋高度怎么计算

马凳短向通长设置,马凳高度与下排筋等高,根据钢筋的直设置马凳间距。

7. 筏板基础钢筋马凳间距多少

要求一:板马凳的设置要符合够用适度的原则,既能满足要求又要节约资源

要求二:板马凳排列一般为按矩形陈列,也可梅花放置,矩形陈列时板马凳方向要一致

要求三:当基础筏板厚度较大时,不宜使用板马凳,而是用支架更稳定和牢固

要求四:当板厚很小时可不配置板马凳,板马凳的高度小于50mm,可以用短钢筋头或其它材料代替

8. 筏板马凳筋长度

350厚筏板马凳筋间距设置一般是一平方设置一个。

马凳筋因为形状像凳子所以叫这个名字,主要是在工地等场所施工的时候,用来固定上面那层钢筋的,一般放在上层和下层这两层板钢筋的中间位置。马凳筋就是把上面那层钢筋网给固定住,这样它才能承受施工的过程当中的种类,然后保证上面那层钢筋的保护层是在规定的范围之内的,这样不会出现什么施工问题。

其实,不同的情况, 马凳筋间距也不一样,一般纵向和横向的间距距离是一米左右,而马凳筋间距设置一般是一平方设置一个。

9. 筏板基础马凳筋直径

马凳筋一般用直径8的钢筋做成,规范要求是一平方米至少要有一个马凳筋,至于设计院设计图纸的时候有时候是要求80公分的间距,有时候也是要求一平方米一个的。

马凳筋的长度如何计算?

马凳高度=板厚-2*保护层-Σ(上部板筋与板最下排钢筋直径之和)。

上平直段为板筋间距+50 mm(也可以是80mm,马凳上放一根上部钢筋),下左平直段为板筋间距+50 mm,下右平直段为100,这样马凳的上部能放置二根钢筋,下部三点平稳地支承在板的下部钢筋上。马凳筋不能接触模板,防止马凳筋返锈。

马凳筋的规格

当板厚≤140mm,板受力筋和分布筋≤10时,马凳筋直径可采用ф8;当140mm<h≤200MM,板受力筋<=12时,马凳筋直径可采用ф10;当200mm<h≤300mm时,马凳直径可采用ф12;当300mm<h≤500mm时,马凳直径可采用ф14;当500mm<h≤700mm时,马凳直径可采用ф16;厚度大于800mm最好采用钢筋支架或角钢支架。

筏板基础中措施钢筋

大型筏板基础中措施钢筋不一定采用马凳钢筋而往往采用钢支架形式,支架必须经过计算才能确定它的规格和间距,才能确保支架的稳定性和承载力。在确定支架的荷载时除计算上部钢筋荷载外考虑施工荷载。支架立柱间距一般为1500MM,在立柱上只需设置一个方向的通长角铁,这个方向应该是与上部钢筋最下一皮钢筋垂直,间距一般为2000mm。

除此之外还要用斜撑焊接。支架的设计应该要有计算式,经过审批才能施工,不能只凭经验,支架规格、间距过小造成浪费,支架规格、间距过大可能造成基础钢筋整体塌陷严重后果。所以支架设计不能掉以轻心。

定额规定

有些地方定额对马凳筋的计算有明确规定,那么按定额规则计算,但这个计算结果只能用于预算和结算不能用于施工下料,因为它仅仅是个重量,而不是从它本身的功能和受力特征来计算,如浙江定额规定:设计无规定时,马凳的材料应比底板钢筋降低一个规格,长度按底板厚2倍加0.2米计算,每平方米1个,计算钢筋总量。山西省的定额规定按照1根/m2计算,直径按照Φ12计算,很显然它不适用于施工。

马凳筋的根数如何计算?

可按面积计算根数,马凳筋个数=板面积/(马凳筋横向间距*纵向间距),如果板筋设计成底筋加支座负筋的形式,且没有温度筋时那么马凳个数必须扣除中空部分。梁可以起到马凳筋作用,所以马凳个数须扣梁。电梯井、楼梯间和板洞部位无需马凳不应计算,楼梯马凳另行计算。

拓展资料:

马凳筋,施工术语。它的形状像凳子故俗称马凳,也称撑筋。用于上下两层板钢筋中间,起固定上层板钢筋的作用。它既是设计的范畴也是施工范畴更是预算的范畴。马凳的设置要符合够用适度的原则,既能满足要求又要节约资源。

马蹬筋是撑起板筋的分布筋,其主要作用是支撑在板的上皮和下皮钢筋间,确保两皮钢筋间距符合规范要求,板筋采用钢筋马凳,是要纵横方向间距600予以支撑。 马凳筋作为板的措施钢筋是必不可少的,从技术和经济角度来说有时也是举足轻重的,它既是设计的范畴也是施工范畴更是预算的范畴。一些缺乏实际经验和感性认识的人往往对其忽略和漏算。

马凳不是个简单概念,但时至今日没有具体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没有通用的计算标准和规范,往往是凭经验和直觉。不过道理弄明白了,也了解实际施工,那么计算马凳筋就不是件难事。任何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和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都是有害的。 马凳,它的形状象凳子故俗称马凳,也称撑筋。

10. 筏板马凳筋尺寸一般为多少

大马蹬常用于板厚在200以内,这个和板钢筋的直径无关,规范上的要求是用二级钢12的,1米长,下面用8的钢筋做成倒V形,焊接在12的钢筋上,是3根。竖蹬常用于板厚在200~~500,就是用二级钢16的竖向直接焊在板的顶钢筋上,间距是@1000*1000,且每排钢筋不少于3根斜向加强钢筋。架蹬是用于500以上的板,立钢筋用20的,间距1000,顶钢筋是18的,且不宜小于板顶钢筋直径,排距1500,立钢筋的加固每排不少于3根,且每3根加1根。马蹬筋的使用,在规范中是建议性,并不是必须,各地方,都有各地方的要求,并不是统一的,我只能告诉你个规范上建议性的要求。具体怎么做,就看各地方的要求或施工组织设计了 尺寸和板厚有关。这个问题,现在规范上的要求有3种,大马蹬、竖蹬和架蹬。

11. 筏板马凳筋高度计算

筏板钢筋,你可以认为是双层双向钢筋网片,上下总共8层。具体的布置,除了满足图纸要求,你还要看下11G101-3 筏板基础,的具体要求。

你这所表示的架立筋,就是支撑用得,所谓的双向,其实他应该这么标注 B12*900*900 就类似于马凳筋。筏板基础一般高度大于800要用脚手架支撑的。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