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腾讯很少抄袭3A大作?为什么感觉中国制造业放慢了自动化的普及

为什么腾讯很少抄袭3A大作?为什么感觉中国制造业放慢了自动化的普及

本文目录

  • 为什么腾讯很少抄袭3A大作
  • 为什么感觉中国制造业放慢了自动化的普及
  • 为什么自媒体这么重要
  • “Skyborg”项目如何允许F-35和F-15战斗机控制无人机僚机
  • 美国空军AGM-183A高超音速武器的首次飞行试验结果如何

为什么腾讯很少抄袭3A大作

首先抄不来。

因为这本来就是核心东西。别说腾讯抄不来,记得不记得当年暴雪出走的三巨头带着40名员工做出来的《地狱之门:伦敦》?这个游戏是2007年立项的,扑街了,制作者可是当年的暴雪明星制作人Bill Roper,当年暴雪的一系列大作都是经过他的手的,什么暗黑破坏神,什么星际争霸魔兽争霸都是。他都不行,你指望腾讯可以吗?你是不是太看得起腾讯了?

腾讯现在的策略就是在国外买买买,腾讯手里几个拳头产品,有几款是自己开发的?

地下城与勇士,是韩国NEOPLE开发的。

穿越火线,是Smile Gate开发的。

英雄联盟,Riot Games开发的。

绝地求生,是蓝洞开发的。

也就王者荣耀是腾讯天美开发的,

你让腾讯去开发3A,他怎么开发啊?

其次是没必要

公司是为了赚钱,名声这东西,有更好,没有也无所谓。

目前中国游戏市场依然还是处于一个幼稚阶段,绝大部分玩家审美方面还有待提高。

别说腾讯的那些游戏了,满大街的传奇XX,什么“油腻的师姐不断的寻找”,什么“古天乐贪玩蓝月”不是还是大行其道么?

玩家审美没有提高,腾讯就算找了一帮非常强力的开发团队,开发出了3A,卖给谁?

为什么感觉中国制造业放慢了自动化的普及

12年前中国大陆自动化厂商曾经短暂入选过世界自动化50强,为什么中国制造业飞速发展的今天,自动化反而掉队了?

1、世界自动化50强排位

工业互联网在中国看上去是日新月异、高速发展,而在其背后的关键因素,自动化供应厂商,中国却似乎掉了链子。美国《Control Global》杂志和网站几乎每年都会发表世界自动化50强和北美自动化50强的报告。最新的报告是发表 在2018年10月,给出了2017年度的排位。

2007年,北京和利时也在这世界自动化的50强中。虽然位忝末席,但毕竟是我国的民族自动化企业也经过多年奋斗之后,在群雄逐鹿中也占据了一席。而浙江中控则作为“荣誉席位”也被提及,虽然进不了50强,但距50强仅一步之遥。

2007年排名

可是,最近十多年(2008-2017年)的排位,再也找不到我国民族自动化工业公司的身影。在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这十多年,各种工业规模和水平都在前进,而工业自动化工业为什么没有显著的进步呢?

中国工业界,是不是需要对此加以重视和反思呢?

2、软件在强力渗透

当自动化市场不断地经受着显著的技术变化的时候,领先的供应商的整体位置相对稳定。许多年来居于前十位的传统大供应商,诸如西门子Siemens,ABB,艾默生Emerson,施耐德Schneider Electric,霍尼韦尔Honeywell,罗克韦尔Rockwell Automation和横河Yokogawa,一直占据着自动化的主要领地, 即使他们的系统的基本技术发生了显著变化,还是如此。显然,这些大公司一直视制造业为他们的巨大机会。

在大公司仍然占据着领先位置的同时,中型供应商依旧在发展其良好的业务,像RoperTechnologies,National Instruments,Pepperl+Fuchs,Endress+Hauser,Ametek,PAS和Phoenix Contact,其业务量一直在增长和扩展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几年开始冒出许多独立的新创小公司,他们的主攻方向是数据分析和ICS信息安全。虽然这些小公司还没有纳入50强,但他们的业绩和发展不容忽视,不多几年就茁壮成长,其中有杰出表现的是:Bayshore Networks,Dragos, Bedrock,NozomiNetworks,Seeq,OwlCyberDefense和Inductive Automation。

2018年报告

根据和利时在美国上市报表,2017年为5.023亿美元,2018年5.56亿美元。可能统计口径不一致,但估计也在TOP50以内。但是这家公司系统集成销售占比很大,这与国外公司“以产品为主,项目系统集成委托第三方做”的模式,差距还是很大的。

对大多数的自动化和控制公司来说,在过去的20年间软件的业务一直在增长和扩展,但只有在这几年才真正在加速这一趋向。这样的进展表现在软件公司就是以数据体现知识产权的所在,而不是资产才能体现知识产权。供应商和其它公司只要还想在数字的新环境中生存,就必须持续而更多的关注软件。凭借软件会拉动高利润的硬件业务的愿望依然存在,但软件产品的组合其扩展速度超越前者。

每个主要的供应商都有IIoT的新方案,包括自己的云服务及彻底的数字化新方案涵盖其软件的所有产品;而且正在不惜余力地推销售自己的IIoT和数字化策略和解决方案。ABB有Ability,Emerson有Plantweb,Heneywell有Connected Plant,Rockwell Automation有Connected Enterprise,Schneider Electric有EcoStruxure,Siemens有MindSphere,等等。

在50强中,美国、德国和日本的厂家最多,大多数都活跃在中国的工业自动化市场。奥地利的贝加莱没有在2017年的名单中出现,原因是被ABB并购了;但这一年ABB的营业额并没有加上贝加莱的营业额。

唯一值得半点(只能是“半点”)欣喜的是,台湾的研华多年一直排列其中,而且最近几年一直守住在20名左右。

3、自动化在巨变

什么都在变。与数据采集、监控、过程控制、分析、建模、仿真和优化有关的,一切都在变。这些变化表现在快速地从已有的基础技术迁移至软件,迁移至基于以太网、互联网协议IP联网,以及迁移至基于服务器的数据处理等。

由工业互联网IIoT、云计算、高级的数据分析和托管服务 (managed service)推动的数字化转型的波涛,持续地迫使世界自动化供应商50强在改变其业务方向。明显可见,以下几个支配一切的趋势正在影响着自动化市场:

(1)数字化转型正在加速推进主要的自动化供应商进入软件业务、与IoT、IIoT相关的平台、数据分析应用、云计算,以及以创建工厂、产品、设施设备、制造为目标的数字模型为重点的工程软件。有关的这一切正在动态地发生变化。

(2)将赋能IIoT的软件和硬件捆绑,建立托管服务和软件即服务SaaS,成为本年度的一个热点。这些托管服务正在不断增长为以结果为判定基础,用户在获得预想的结果后付款,而不是在完成了服务后即付款。所谓预想的结果包括控制可用性的持续时间,或者有关现场仪表装置的预测性维护所节约的成本等。

(3)传统的控制和自动化系统的部件、架构和工程过程正在转型,采用一些诸如可视化、边缘计算、先进网络技术以及采用工业的创新(如OPAF和NAMUR的NOA)等新技术,对传统控制和自动化进行改造转型。

(4)与此同时,有关环境、健康和安全(即EHS)以及信息安全,也是不得不重视的一个大的因素。大型的自动化供应商支持全力提高他们的信息安全能力,以应付持续对其业务范围和影响力日益增长的威胁,包括近来对于一些专用的系统(如流程安全仪表系统)的攻击。许多初创的公司已经进入,并还有继续进入信息安全市场的动向。

(5)有许多供应商正在推动进入工程和仿真领域,以建立工厂或装置的数字孪生体,这将在工厂的状态变化的时候会随之动态地改变其虚拟的映射体。供应商正在持续地关注旨在减少硬件的体积和重要性的新的系统设计,为的是将系统的更多的方面进入数字化领域,诸如I/O的虚拟形式和灵活形式、云基的系统工程和设计能力。

此外,按年度结算的业务转型也是值得注意的方向。大多数大的供应商正在谈论最终用户未来采购自动化各个方面的年度订购。这种按年度结算的业务已经在整个软件市场实施了转型,业务级别和台式机的应用实行年度订购服务中就包括自动升级和信息安全的补丁等服务。自动化系统的业务转型到按年度付费, 将意味着自动化供应商之间会展开更激烈的竞争。在许多情形下供应商将削减新装置的利润率,为的是希望在当年度能获得更多订购量。

4、中国出路?

按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统计,我国的工业门类是最齐全的。经过改革开放这些年的经济发展,我国已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成为世界制造大国。这么大的工业体系,必然有巨大的工业自动化的市场。在我国每天运转的庞大的工业体系中,自动化仪表、控制系统、各种工业软件、自动调节阀、 各类传感器和电磁阀、传动系统、变频调速器、机器人、各类电机等,无一不在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显而易见,上述自动化50强的的产品和系统,不仅可以在国内的工厂中找到其踪迹,有许多还占据了其销售总量的不小份额。中国是他们要争夺的重要市场。特别要注意的是在近年来工业物联网的发展热潮中,居于前十位的工业自动化大厂商的IIoT平台,是他们推介的重点。这个未来巨大的市场,必然会通过工业互联网的概念为他们已经发展了多年的众多产品系列 再次开辟广大的市场前景。没有工业自动化的基础,什么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都免谈。

反过来再看我国的仪表和自动化的工业。建国以来已经建立了相当可观的工业自动化产业的基础,随着和改革开放市场化的大潮,似乎没有经受国外高新技术的冲击,原先想通过技术引进和中外合资的方式,提升我们的自动化工业的水平,也先后成为泡影。于是,我国的仪表和自动化工业的规模虽然也在扩展,但基本上成为了一个中低端产品的制造大国,高端产品乏善可陈。当然也不排斥出现了像浙江中控、和利时这样的佼佼者,为我国自行开发的DCS系统逐渐占据了百分之二十几的市场份额做出了很大贡献。

在1999年国务院各工业主管部门改制之后,从原来的国营仪表厂和研究院所出来的技术人员和经营人员组建了许多的民营企业,经过多年市场的大浪淘沙,有不少站稳脚跟,有了可喜的发展和壮大。例如,深圳市的盛博科技公司以嵌入式计算机系统为主打产品,为我国的电网自动化、高铁自动化等许多行业提供了高可靠性的基础组件和部件;他们的产品还远销欧洲德、法、意、瑞士等国。上海辰竹仪表公司坚持以安全栅、信号隔离器、安全继电器和安全控制器为方向,其产品的水平完全可以与国外同类型产品相媲美,市场占有率也稳中有升。而苏州博众紧紧抓住数字转型机会,做好精密装配制造的集成优势。最近几年在服务于智能制造和工业物联网发展有很好表现的小公司,如重庆的斯欧信息技术公司和北京的寄云科技公司等,都有值得称颂和脚踏实地的业绩。重庆斯欧还在实践德国工业4.0资产管理壳的实用方面开发了自有的技术方法

那么会不会从这些民族仪表和自动化公司,以及信息技术公司中逐渐发展出能立于世界50强的公司呢?市场需求是巨大的,人才的积累和培育也是有坚实基础的,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十多年前和利时已经跻身与世界自动化的50强之后,国内没有继续进步呢?台湾的研华近些年来一直居于50强的第20左右的位置,这表明中国人也不是在自动化的高科技方面是弱智的。

5、小记

自动化产业,需要持续高投入才可能有高积累、高质量从而产生高回报的产业。然而,由于受追求GDP高指标的指导思想所累,国内的有关政府机构往往会把工业自动化工业视为一种不会产生高GDP产值的门类,因而重视不够。在工业自动化软件产品方面,像国内亚控在2018年纯软件收入(无硬件无服务),甚至超越世界最知名的自动化企业,但是仍然没有被列入中国软件企业目录中。这就是认知带来的巨大的问题。

这是一个为高质量的发展提供巨大动能的基础性工业:忽视自动化工业的发展,后果就是长期受制于人。

鸣谢:上海辰竹自动化总经理王竹平的建议。

为什么自媒体这么重要

感谢邀请回答,现在自媒体一词太火了,自媒体时代,人人皆是自媒体。很多人在区别传统媒体与自媒体的区别,从开始的PC发展到如今的移动手机端,自媒体已经是新时代的产物。自媒体时代,无论你是哪个领域的,只要有内容,都可以吸引与你相同属性的粉丝来关注。

自媒体平台有很多包括今日头条、企鹅自媒体、百度百家、北京时间、大鱼等,当然也包括微信公众平台、微博、贴吧、社区等。可以以你自己的属性引来的粉丝关注,一种普通大众可以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的途径。

自媒体平台可以写文章、图集、也可以短视频形式。我觉得有5个方面很重要:

1、有垂直领域

2、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3、有自己的个人人格魅力来运营自媒体

4、有持续的价值(现如今再也不是靠一篇文章可以得到用户信任,需要有持续的不断的内容产出)

其实做自媒体的秘籍,就是死磕,有内容,因为我明白,在这个浮躁的年代,能有死磕精神的人,一定会有所成就的!

“Skyborg”项目如何允许F-35和F-15战斗机控制无人机僚机

美国空军希望XQ58-A Valkyrie无人机僚机未来能与F-35战斗机和全新制造的F-15战斗机协同作战。该飞机旨在填补一个被称为“忠诚僚机”的角色 - 被设想为一个低成本的平台,由战斗机控制,以完成向前飞行侦察地形等各种任务

据报道,空军正在与制造战斗机的国防制造商波音公司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谈论整合平台。

美国空军采购、技术和后勤部助理部长Will Roper博士告诉Defense News,即将升级到F-35代表了配对原型无人机的“绝佳机会”。“我们也可能有机会将其作为F-15EX的一部分,”他补充道。不过这不会很快发生,F-35必须首先进行升级,而XQ58-A Valkyrie只完成了五次试飞中的第一次。

报告还强调,Roper告诉立法者,Valkyrie将成为一个名为Skyborg的大型人工智能(AI)僚机计划的一部分,这将被设计为帮助飞行员作为一种机载助手。

今年早些时候,空军在亚利桑那州的尤马试验场上首次成功测试了这架喷气式无人机。XQ58-A Valkyrie可以携带一小部分炸弹,并且其射程超过2500英里。当空军首次开始测试Valkyrie时,目前尚不清楚它可能与哪种飞机配对。据报道,每架Valkyrie的建造成本是“几百万美元”,与较大的载人战斗机相比,这是非常便宜的。

美国空军AGM-183A高超音速武器的首次飞行试验结果如何

就是用B-52H战略轰炸机进行的一个挂飞试验,又没进行实际投放。弹上只装了传感器,用于收集环境以及武器与载机之间参数。美国说试验获得了成功,这几乎就是废话,挂在挂架上又不放出去飞,只是收集些数据,有啥不成功的。美国把高超音速武器分为导弹(HCM)和滑翔飞行器(HGV)。从编号来看,AGM-183A属于高超音速导弹。美国空军对其捂的很严实,没有任何外形照片,也没公布什么技术性能参数。只是美国媒体称采用超燃冲压发动机,速度可达6马赫。美国之前搞过很多高超音速飞行器,经验比较丰富。但是失败也多,而且有点猴子掰玉米的情况,没搞出来实用型的高超音速武器,反而是俄罗斯后来居上,现在不但列装了高超音速的“先锋”导弹、“匕首”导弹,而且“锆石”导弹也将进入列装。这些导弹中速度最慢的“锆石”也达到了8马赫,超过AGM-183A。按照美国空军的说法,AGM-183A到2022财年达到初始作战能力(IOC),那个时候俄军高超音速武器都大批装备了。可以说,美国在高超音速武器方面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S)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