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单反相机 | 单反为什么叫单反相机

为什么叫单反相机 | 单反为什么叫单反相机

单反为什么叫单反相机

单反的准确定义是:单镜头反(光)射式照相机。 可能这个定义不是很好理解,我再来简单解释一下:

1 单镜头。这是由于有些照相机是双镜头的,比如我们小时候用的海鸥双镜头(反射式)照相机。这种相机有上下两个固定在一起的同样的镜头:上面的镜头负责把光线反射到取景器上供人眼睛观察,用来构图取景和观察对焦的准确情况;下面的镜头连接快门,负责按下快门的时候,把光线导向胶片。由于这两个镜头距离很近,所以它们之间几乎没有视觉差异的情况,也就是眼睛看到的,和胶片记录的内容几乎是一致的。也就是说,这两个镜头之间是联动,并且几乎一致的。

2 反(光)射式照相机。这是由于有些照相机不是反射的,旁轴式照相机就属于这一类,大名鼎鼎的莱卡照相机就是这类。这类照相机有个很大的特色,就是相机上部上有个玻璃透镜,是专门供人眼睛来观察取景用的;当然了这种旁轴照相机也有镜头,镜头也通过快门和胶片(或者感光元件)导通光路。但是,这条将来负责曝光的光通路,和上面那条供人眼睛取景用的光通路,这二者是不联动,而且在不少情况下也是不一致的。也就是说,这两条光通路有时候是会存在视差的,简单的说,眼睛看到的和胶片记录下的内容,可能不完全一致。这种视差出现的可能性有多种,这里就不好一一描述了。

3 可交换镜头。以前的135规格单反,和现在的大多数单反,都是可以更换镜头的。比如拍摄场面宏大的场景,换装广角镜头;拍摄人像换装标准镜头;拍摄鸟类换装长焦镜头;拍摄天文换装超级大长焦镜头。当然了老式单反中也有一些个别的镜头不可交换,比如早期照相馆的那种超大画幅的;现在的有些消费机的低端单反,镜头也不可更换。 从单反相机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单反照相机是一种非常严谨(没有视差),并且应用广泛(方便更换镜头)的相机品种。当然了,任何一种事物,优缺点都是同在的,单反相机也不例外。

最后给大家缓解一下压力,送大家几张美图仅供欣赏!!!
最后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关注,谢谢!


单反是相机吗

单反有2种意思。在光学上单反就是指单镜头反光,即SLR(single lens reflex),单镜头反光数码相机,即Digital数码、Single单独、Lens镜头、Reflex反光的英文缩写DSLR。

它能使观景窗中所看到的影像和胶片上永远一样,它的取景范围和实际拍摄范围基本上一致,消除了旁轴平视取景照相机的视差现象。在体育上是指网球反手技术之一,网球反手技术有单手反拍(简称“单反”)与双手反拍(简称“双反”)单反优雅,双反稳定。


为何叫单反相机

1981年,第一台单反结构的静态摄像机』  1975年,柯达公司率先研制出世界第一台数码相机。6年之后,索尼发布的Mavica静态摄像机(Still Video Camera)则让数字影像技术走出了实验室。静态摄像机是数码相机的前身,它能以数字方式记录静态影像,并将其作为动态视频中的某一帧进行存储。

  Mavica原型机采用了规格为12mm×10mm、分辨率为570×490像素的CCD感光元件。它采用名为『Mavipak』的2英寸磁盘中作为存储介质,每张磁盘能存储多达50张彩色照片。Mavica原型机采用了可换镜头单反结构。据资料记载,其配套镜头有25mm F2、50mm F1.4和16-65mm F1.4三款。由于无法找到清晰的实物照片,ET也无法证明最后一款的规格是否准确。


相机是不是单反

数码相机中,卡片相机和微单相机(无单反相机)都不是单反相机,胶片相中,旁轴相机丶傻瓜相机均不是单反相机,称为单反相机的就单镜头反光镜取景对焦的,且反光镜取景对焦与曝光的焦平快门是同一条通道的,才是单反相机,它的优点就是取景与成像吻合度高。


照相机为什么叫单反

单反数码相机指的是单镜头反光数码相机。

单反数码相机的工作系统中,光线透过镜头到达反光镜后,折射到上面的对焦屏并结成影像,透过接目镜和五棱镜,我们可以在观景窗中看到外面的景物。当按下快门钮,反光镜便会往上弹起,感光元件(CCD或CMOS)前面的快门幕帘便同时打开,通过镜头的光线便投影到感光原件上感光,然后后反光镜便立即恢复原状,观景窗中再次可以看到影像。单镜头反光相机的这种构造,确定了它是完全透过镜头对焦拍摄的,它能使观景窗中所看到 的影像和胶片上永远一样,它的取景范围和实际拍摄范围基本上一致,十分有利于直观地取景构图。

单反数码相机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可以交换不同规格的镜头,这是单反相机天生的优点,是普通数码相机不能比拟的。

另外,现在单反数码相机都定位于数码相机中的高端产品,因此在关系数码相机摄影质量的感光元件(CCD或CMOS)的面积上,单反数码的面积远 远大于普通数码相机,这使得单反数码相机的每个像素点的感光面积也远远大于普通数码相机,因此每个像素点也就能表现出更加细致的亮度和色彩范围,使单反数码相机的摄影质量明显高于普通数码相机。

单反入门教程使用

拍好一张照片首先要了解的就是曝光。

我们如果想要得到一张色彩漂亮、明暗分明的影像,就要让感光体得到适当的曝光。而所谓的曝光,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让感光体受到一定光量的投射。

曝光的计算方式为:

曝光 = 光量(光圈容许进入的光线强度)X 时间(快门允许进入的时间长短)

也就是说,一个完整的曝光程序,是由光圈的大小以及快门的时间搭配组合而成的,还有感光度的大小和格外的曝光补偿。

简单来说,曝光由4部分组成。

光圈,快门,曝光补偿,感光度(ISO值)

光圈控制进光量。

快门控制进光时间。

曝光补偿控制曝光模式

感光度(ISO值)则是在控制感光元件对光的灵敏度。

了解了这4样东西,单反就算正式入门。

1.光圈

光圈通常位于镜头的中央,它是一个环形,可以控制圆孔的开口大小,控制曝光时光线的亮度。当需要大量的光线来进行曝光时,就将光圈的圆孔开大;若只需要少量光线曝光时,就将圆孔缩小、让少量的光线进入。

光圈的功能就如同我们人类眼睛的虹蟆,是用来控制拍摄时,单位时间的进光量,一般以f/5、F5或1:5来标示。以实际而言,较小的f值表示较大的光圈。

f/1是进光量最大的光圈号数,光圈值的分母越大,进光量就越小。通常一般镜头会用到的光圈号数为f/2.8~f/22,光圈值越大的镜头,镜片的口径就越大,相对提高其制作成本跟难度。

光圈与进光量的关系 除了考虑进光量之外,光圈的大小还跟景深有关。

景深是物体成像后,在相片(图档)中清晰的程度。光圈越大景深会越浅(清晰的范围较小)、光圈越小景深就会越长(清晰的范围较大)。

简单来说,光圈就是单反镜头中控制进光量的。

光圈值越小,光圈越大,镜头进光量越多,景深越浅,虚化越强。

光圈值越大,则反之。

但是如果我们需要拍风景风光,就需要小光圈,因为希望得到大景深,也就是整个风景纵深都是清晰的,而不是单单的在一个小的景深内清晰。光圈大,小景深的照片,只有焦点部分才会清晰显示,景深外的地方显得十分模糊;

光圈小,大景深的照片,所有景物都显得十分清晰,两者体现在画面中效果完全不一样。

一般会影响到景深长短的原因,一共有3种方式:

一、光圈越大、景深越浅,光圈越小、景深越长

在拍摄距离不变的拍摄情况下,使用大光圈来拍摄时,因为景深变浅,被摄体的前后景物会变得比较模糊。而使用小光圈时,被摄体前后景物清晰的距离就会变长。

二、镜头的焦距越长、景深越浅,镜头的焦距越短、景深越长

在光圈、快门都不变时,拍摄同一个场景,使用长镜头会让景深变浅(虚化效果大)。而使用广角镜时,景深就会变长。

三、距离拍摄体越近时、景深越浅,距离拍摄体越远时、景深越长

在光圈、快门、镜头焦距都不变的情况下,拍摄同一场景,离被摄体越近时,景深就会越浅(虚化效果大)。离被摄体越远时,景深就会越长。

2.快门

快门是相机中的一个机械装置,借由控制快门的开关速度,来决定底片接受光线的时间长短。也就是说,在每一次拍摄时,光圈的大小控制了光线的进入量、快门的速度决定光线进入的时间长短,这样一次的动作便完成了我们所谓的「曝光」。

快门以「秒」作为单位,它有一定的数字格式,一般在像机上我们可以见到的快门单位有:

B、1、2、4、8、15、30、60、125、250、500、1000、2000、4000、8000

上面每一个数字单位都是分母,也就是说每一段快门分别是:1秒、1/2秒、1/4秒、1/8秒、1/15秒、1/30秒、1/60秒、1/125秒、1/250秒(以下依此列推)等等。

B指的是慢快门Bulb,B快门的开关时间由操作者自行控制,我们可以藉由快门按钮或是快门线,来决定整个曝光的时间。

前面我们提到光圈决定了景深,快门则是决定了被摄物的「时间」。当我们拍摄一个快速移动的物体时,通常需要比较高速的快门,才可以抓到凝结的画面,所以我们在拍动态的画面时,通常都要考虑可以使用的快门速度。

有时我们要抓取的画面可能需要连续性的感觉,像是拍摄像是丝缎般的瀑布或是小河时,就必须要用到速度比较慢的快门,延长曝光的时间来抓取画面的连续动作。

我们看到的长曝光下的星空也是这个原理。

快门曝光就是就是在这个时间内进入镜头的画面。如果是运动的物体就会变成流线型,静止的物体不变。比如下面画面,曝光时间设置在2s,2s中四周的人都在走动就是运动物体,被拍摄的主体不动,就是静止物体。

除了「时间」之外,快门也决定了我们拍摄的稳定度,一般以手持相机拍摄来说,快门必须要高到一个值,拍出来的画面才不会晃动,这个能拍出稳定画面的快门速度,通常称之为「安全快门」。

安全快门有一个简单的计算方式:

1 / 使用的镜头焦距 = 安全快门

如果我们现在使用50mm的镜头拍摄,那么能让我们拍出清晰相片的安全快门就是 1/50 ,大约是 60 的快门。如果使用了200mm的镜头,那么安全快门就要提高到1/200大约是250的快门。由此可知,焦距越广的镜头安全快门就比较低,但是长焦距的镜头所需要的安全快门就高许多。

在半画幅APS-C中,安全快门的转换

3.曝光补偿

曝光补偿,指的是当我们完成测光,设定光圈快门之后,因应环境光线的变化,对曝光作加减的额外设定。

曝光补偿也是一种曝光控制方式,一般常见在±2-3EV左右。在前面,我们讨论过相机的测光系统。在一般环境下,光线比较单纯,以相机内建的程序测光,就可以拍出不错的照片了;可是在光线变化比较大的场合,相机在测光时会发生误判,这时拍出来的照片不是太亮、就是太暗。为了让拍摄者可以快速的对曝光量作调整,而不需要重新去设定光圈快门,于是就设计了「曝光补偿」这样的机能,只要简单的选择要「增加」或是「减少」曝光量就可以了。

正确调整EV值:在过曝场景(物体亮部的区域较多,如逆光、强光下的水面、雪景、日出日落等)调低曝光值,即使用EV—(负补偿);在曝光不足的场景(物体暗部的区域较多,如密林、阴影中物体、黑色物体的特写等),调高曝光值,即使用EV+(正补偿)。但是如果拍摄白色物体时:比如雪地,白墙等。被拍摄的白色物体在照片里看起来是灰色或不够白的时候,要增加曝光量,简单的说就是“越白越加”,这似乎与曝光的基本原则和习惯是背道而驰的,其实不然,这是因为相机的测光往往以中心的主体为偏重,白色的主体会让相机误以曝光太强,则会自动调低曝光。即在特殊情况下,是“白加黑减”。理论只是做参考知识,最重要的是实践的时候,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曝光。

4.感光度

感光度,简称ISO,它的意思就是对光线的敏感程度,也就是胶片上化学元素对光线的反应速度。感光度,也叫做感光速度。

在传统摄影时代,感光体就是底片,而在数码摄影的时代,相机则采用CCD或是CMOS作为感光原件。感光度越高(也就是ISO值越高)时,拍摄时所需要的光线就越少,感光度越低时,对拍摄时所需要的光线就越多。

一般我们常见的ISO数值有: ISO50、ISO100、ISO200、ISO400、ISO800、ISO1600

当ISO的数值越高时,感光度就越强。感光度越高,意味着曝光最终画面所需要的光线越少,所以,ISO1600的胶片,比ISO100所需要的光线少,快门速度就可以设置更高,特别是在抓拍动态物体时候,很有用。

但是,并不是感光度越高越好,由于物理特性,感光度高的胶片,拍下画面后,冲洗后画面颗粒非常的粗,在人们看来,显得很脏,很粗糙,而低感光度的胶片,则画面细腻程度高的多,给人一种精致的感觉。这种颗粒,在数码相机里,称作噪点。

所以,我们来用感光度调节曝光时间的时候,要控制好度。

同时较大的光圈,也能得到较快的快门值,从而提高手持拍摄的稳定。在拍摄风景这一类的照片时,我往往采用较小的光圈,这样景深的范围比较广,可以使远处和近处的景物都清晰,同样这一点在拍摄夜景时也适用。

快门优先多用于拍摄运动的物体上,例如体育运动、行使中的车辆、瀑布、飞行中的物体、烟花、水滴等等。与光圈优先相反,快门优先是在手动定义快门的情况下通过相机测光而获取光圈值。快门优先多用于拍摄运动的物体上,特别是在体育运动拍摄中最常用。很多朋友在拍摄运动物体时发现,往往拍摄出来的主体是模糊的,这多半就是因为快门的速度不够快。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使用快门优先模式,大概确定一个快门值,然后进行拍摄。并且物体的运行一般都是有规律的,那么快门的数值也可以大概估计,例如拍摄行人,快门速度只需要1/125秒就差不多了,而拍摄下落的水滴则需要1/1000秒

本上单反都有自动对焦功能。但有些时候,会发现自动对焦不准了。

以上,希望对你有帮助!


啥叫单反相机?

套机=机身+镜头。

机身:机身是单反相机镜头后面的部分是机身。

镜头:单反相机前面凸出来的地方就是镜头。

普遍使用的卡片机的镜头是固定的。无法拆卸的。包括使用的手机里带的相机也一样。单反相机和普遍使用的卡片机所不同的是:镜头是可以拆卸的。

机身是用来处理成像的。镜头是用来取景的。单反没有镜头就不是相机了。就像电脑只有机箱没有显示器。机箱配置再好没有显示器也是无法使用的。所以这两者是缺一不可的。

套机可以理解成优惠套装。可是套机搭配的镜头往往都无法满足广大摄影爱好者的需求。可以说最低档的镜头。套机往往出现在低档和中档的机器上。套机对于初学来说暂时还是够用的。一般懂点单反后都可以只购买机身然后自己再购买需要镜头来组合。


为啥叫单反相机

顾名思义,数码相机它摄影获得的成果是数字信息,它与胶卷相机区别在于,胶卷相机拍摄曝光是胶片涂层的化学反应,胶卷获影像(需冲洗);而数码相机拍摄曝光过程是感光元件光电转换过程、获得的是数字信号信息存入内存卡里,数码相机最大好处是不需要使用胶卷这种耗材。垍頭條萊


单反相机为什么叫单反?

如果要说胶片机,那么上世纪80年代绝对是繁荣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拜日本经济腾飞所赐,日本开始大量制造入门级旁轴相机,这些相机只需要德国相机1/10的价格,却能获得80%的性能,所以一经推出马上风靡世界,甚至严重冲击了德国的相机产业,这个时期倒闭了了一批德国大牌相机企业,比如福伦达、蔡司属下的康泰时、巴尔达、潘泰克斯、百佳等等,但是日本的平民化相机却走路了千家万户,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七剑”(无忌大佬起的名字)。这些相机奠定了八十年代日本相机的霸主地主。同时期国产的相机开始起步,最有名的是上海、海鸥、凤凰。上海牌是鼻祖,即后来海鸥牌的前身,凤凰是当年为了响应毛主席打核战的要求,动员了国内几家主要相机厂迁往江西山沟中开辟的三线企业。产品图纸就是海鸥的原稿。海鸥相机从仿制相机开始入手(海鸥著名的旁轴机型海鸥205是仿制的日本yashica,双反相机海鸥4则仿制自德国禄莱),到1975年,柯达首先年研发出第一个CCD,宣告数码相机时代的来临,但是柯达自己并没有把握住机会,反而让日本企业后来居上,日本的CCD开始逐渐从数量到质量上全面超越柯达(以SONY为代表),这个时候的数码单反还是少数人的专业工具,不是贫民可以玩的东西。

直到2000年,Canon推出了一款入门级数码单反Canon 300D,价格降低到了1万元以内,没错,当时的入门级机身就要这么贵。但是1W已经很便宜了好不好。柯达和Nikon合作生产的数码单反DCS Pro SLR/n,使用Nikon的顶级F机身,1千4百万像素,售价10万人民币,根本不是一般人买得起的。所以2000年也是数码单反普及的元年,自此数码相机越造越便宜,销量越来越大,到现在已经是随便谁都能买的起的普通商品了。


单反是相机么

单反就是单镜头反光式取景照相机,(Single Lens Reflex Camera,缩写为SLR camera)又称作单反相机。它是指用单镜头并通过此镜头反光取景的相机。


什么叫单反相机?

单反相机指的是取景和成像都使用一个镜头。

取景时,光线通过反光板、五棱镜(或者五面镜)反射到光学取景器。这时,从取景器中就能看到被拍摄的视图。按下快门后,反光板抬起,快门打开,光线便直接入射到胶卷上(或数码单反中的感光元件),从而完成一次曝光。由于取景和成像都用一个镜头,单反相机可以实现无视差,即所谓的“所见即所得”。


数码相机为什么叫单反

“单反机”是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简称,以前使用胶片的相机有“单反机”,现在的数码机(DC)也有“单反机”;单反机最大的优点就是最后的成像与取景时完全一致,因为取景和拍摄都是通过一个镜头完成。

“传统机”的概念很模糊,您是否指的是使用胶片的相机?这是最“传统”的,先用胶片拍照,然后需要对胶片进行显影、定影处理,再利用胶片冲洗成正片也就是我们说的相片;后来出来了一次成像的相机,不需要胶片,直接出相片;再发展就出现了不需要胶片、相片的数码相机; “数码机”简单地说就是利用数字技术存储影相的相机。

主要优点是可靠性高,永久保存,由于不使用胶片所以成本低。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