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中各种测光模式有什么区别拍照时该怎么选择

相机中各种测光模式有什么区别拍照时该怎么选择

相机中各种测光模式有什么区别拍照时该怎么选择

在日常拍摄的时候,测光模式是我们拍照前需要设定的要素之一。以尼康相机为例,相机只有在P(程序自动)S(速度优先)A(光圈优先)和M(手动设置)模式下设定测光的方式,在其它模式下,照相机自动选择测光方式。相机通常的测光模式有三种:

一 矩阵测光:

这是平时拍照使用最多的测光模式,照相机对画面的广泛区域进行测光,并根据色调分布、色彩、构图及距离信息设定曝光,大多数情况下可产生自然效果。

二 中央重点测光:

人像拍摄的经典测光方式,或者当使用滤光系数大于1倍的滤镜时推荐使用。照相机对整个画面进行测光,但是将最大比重分配给中央区域。

三 点测光:

照相机对以当前对焦点为中心的3.5mm直径圈(约占画面的2.5%)进行测光,确保即使拍摄对象和背景之间的亮度差异非常大时,也可以对拍摄对象进行正确的曝光。

新玩摄影的朋友们常常困惑如何选择测光模式那?

一:通常情况下室外摄影特别是拍摄风光照片,一般采用矩阵测光,拍摄出的片子能够达到自然的效果。

二:如果进行人像摄影,为了确保被拍摄者面部或者重点区域有准备的曝光,通常采用中央重点测光。或者摄影在使用一倍以上滤光系数的滤镜时,也要考虑使用中央重点测光模式。

三:通常在室外拍摄时,如果拍摄对象与背景之间亮度反差太大,这时候可采用点测光来确保正确曝光。比如拍摄花卉,小鸟等等,通常使用点测光模式。

平均测光、中心权重、中点测光,分别是什么意思

感谢邀请,这是相机的测光模式,下面详细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三种测光模式。

一、平均测光

这种测光模式是我们用得最多的测光模式,对于大多数场景来说用这个测光模式就能满足拍摄了。平均测光就是将画面划分为几个区域,然后对每个区域进行独立的测光,最后计算出整个画面的平均测光数据。

平均测光也就是兼顾整个画面,让整个画面的曝光呈现均衡;亮的地方不会太亮,暗的地方不会太暗,所以使用这个测光模式拍出来的照片曝光基本上是准确的。平均测光适合拍摄画面光线较为均匀的场景,像我们拍摄的大多数场景光线都不会太极端,所以用平均测光就能满足拍摄。

但是在光差比很大,光线条件很极端的情况下就不能使用平均测光了。举个例子:一群人月收入为1000元,一群人月收入为10000,但不能说所有人月平均收入为5500元,这样对月收入1000的人太不公平了。所以在光差比大,光线条件很极端的场景下拍摄就要用另一种测光模式。

二、点测光

点测光顾名思义就是对着一个“点”测光,但是这个点和我们平常所说的点不同。这个“点”是指取景范围中1%-5%的区域,使用点测光就是对这个1%-5%的小区域进行测光。点测光的优势在于摄影师能根据自己的喜好,对准画面的一小部分进行测光;或者对画面的主体进行测光,不会受周围其它光线的影响

举个例子:在拍摄日出/日落时,地面和天空的光差比很大,所以用平均测光肯定是不行的。这个时候我们要选择一个画面中曝光居中的点进行测光,这样才能拍出一张曝光准确日出/日落照片。

点测光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留画面亮部和暗部的细节,所以很适用于逆光环境、大光比环境等等。另外,在拍人像时也常常用到点测光,对准人物脸部测光能够很好的保留人物脸部细节,并且不受其它光线干扰。

三、中央重点测光

中央重点测光的测光面积是取景范围内的20%-30%,而取景范围内的其它部分给与平均测光。这种测光模式强调的是中央最重要,周围为辅。

中央重点测光为平均测光和点测光的过度状态,因为它既没有平均测光那么全面,也没有点测光那么方便,但是它却兼顾这两点。

大家看下面这张图片就能看出来了,蓝色部分为测光区域。不同的测光模式,所选取的测光范围是不一样的。

在看大家看看不同测光模式拍同一张照片出来的效果,大家一看就能明白该使用什么测光模式了。

总结:平均测光适合大多数拍摄,所以平时用平均测光就行。如果平均测光不行了,那就使用其它测光模式进行拍摄。

相机的测光模式有哪些

测光对于摄影来说非常重要,常见的测光模式有:评价测光、局部测光、点测光、中央重点平均测光。

评价测光(矩阵测光)

所有的测光单元都参与整个画面的测光,再混合起来进行评价,它模拟人脑对拍摄时经常遇到的均匀或不均匀光照情况的一种判断;当高光色调优先功能开启后,测光时将以高光部分为优化基准,用于防止高光溢出,有效的防止了局部过曝。即使对测光不熟悉的人,用这种方式也可以获得均衡的画面。不易出现局部的高光过曝,使整个画面的直方图均衡。

佳能的评价测光:对整个画面进行测光,并且对所选定焦点上的光线做重点考虑。适用拍摄团体照片、家庭合影、一般的风景照片等。 缺点是在拍摄逆光、阴影等光比较大的场景时,在对焦点上的重点关注部位的曝 光参数会受到整个画面上其他测光点光强及测光结果的影响。如拍摄人脸,假定选定焦点在脸部,在这种测光模式下,脸部的亮度会受背景亮度的牵制影响,其影响程度与各自所占画面比例相关。

局部测光

只对取景中央部位大约8%的区域进行测光。当被摄主体与背景有着强烈明暗反差或现场光线比较复杂的场景,采用局部测光,用拍摄主体来覆盖测光区域,可以得到拍摄主体准确曝光,而排除了其他现场光线影响曝光参数的照片。在舞台、演出、逆光等场景中这种模式较为合适。

点测光

仅对取景器画面中央部位大约1.5%~3%的区域进行测光。测光点位置默认情况 下位于画面正中央。测光点所覆盖的面积非常小,在反差强烈的复杂光线条件下,能实现对特定的位置进行有针对性地准确曝光,排除了环境、背景对于测光系统的不利影响。适用于:舞台摄影,个人艺术照,新闻特写照片等。

点测光的主要优点是即使远离被摄体,也能准确地选择对细小的局部进行测光,这对于那些无法靠近被摄体测光的拍摄中,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在实际拍摄过程中,有时候需要面对有逆光、侧光、反光等光线的特殊环境,在拍摄逆光摄影作品时,点测光独特的测光模式就能为提高被摄体的质感、增强视觉冲击力提供必不可少的技术支持。点测光模式对局部景象的曝光量非常精确。

中央重点平均测光

将重点放在取景器的中央部位,对整个画面进行测光。这种测光模式测光偏重中央,努力做到中央物象更加突出,同时其余画面给予平均测光。具体的中央面积要达到多少,因相机不同而各不相同。中央重点平均测光可以理解成既需要表现画面主体, 同时又需要兼顾到整体曝光量的方式。这种测光模式拍摄的照片,能产生恰当的层次感。 适用拍摄个人旅游照片、特殊风景照片等。

测光方式Spot是什么意思摄影测光有何技巧

测光方式Spot是什么意思?摄影测光有何技巧?

先来说,测光方式Spot,即常说的点测光(Spot metering),顾名思义,是只对画面中很小的一个点状区域进行精确、独立的测光,而忽略画面其它部分,和兼顾全局的平均测光是两个极端。

点测光

在实际操作中,点测光模式的选取面积比示意图上要小得多,往往只占整个画面的2%到4%。

点测光示意图与案例

点当光源复杂,画面存在大片明暗对比时,点测光拥有非常明显的优势,能依据摄影者的意愿灵活调整,有选择地突出某一部分。点测光的最大优势是可控性与精确性,但这同样也是它最大的问题:需要拍摄者自行选择测光点。

日落和剪影,多采用点测光

摄影测光有何技巧?

测光的技巧,首先要明白测光的原理以及几种测光模式,可参见前文摄影基础知识——学会如何测光?

此外,给大家介绍一下个人常用的的几个测光技巧。

1、利用灰卡测光

众所周知,测光系统对于所测物体的反光率都是18%的灰,即以18%反射率作为曝光的参考值,18度灰就是指纯白中黑色成分占18%,白色占82%,人的肤色接近18度的灰。所以在拍摄人像时,将灰卡放在和人物主体同样的光线条件下,对它进行测光。如果没有灰卡,对自己的手背测光也可以。在拍摄之后,要观察照片的直方图,看看曝光是否准确,如果发现高光溢出,或者暗部缺失,可以在这个基础上使用曝光补偿功能,微调相机的曝光。

利用灰卡测光,实现人像面部的准确曝光。

2、被摄对象的重要区域测光

拍摄一些明暗反差太大的场景时,测光应该保留一些细节的区域,如晚霞的拍摄,此时,可以以天空周围亮度适中的点作为测光的一个标准进行测光,那么基本可以得到曝光准确的画面。

直接以亮部为测光基准,很容易导致画面曝光不足,暗部死黑一片

此外,一些特殊的场景,如逆光、弱光环境,相机自动测光并不能满足要求,还需要借助于曝光补偿,即常说的“白加黑减”,可参见前文曝光补偿,你真的用对了吗?新手必学的曝光补偿使用技巧

以上内容如有帮助,欢迎点赞,留言,转发!想了解更多摄影技巧,欢迎关注【墨染印画】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