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技术解析接口技术

硬盘技术解析接口技术
接口技术
硬盘接口一直是关注技术、电脑配件(如CPU、内存显示系统)的步幅性能,硬盘接口的传输速率也越来越体现出它在整个电脑系统的瓶颈,硬盘接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最早的硬盘接口是st-506 / 412接口,它是由希捷开发的一种硬盘接口,其次是增强界面,这是由迈拓公司开发的1983。其特点是编解码器放置在硬盘本身,而不是在控制卡,和理论传输速度是2的4倍~ st-506描述早些时候,一般可达到10Mbps。但它的成本是很高的,它没有优势,与后来的IDE接口相比,所以它被淘汰90后。IDE接口硬盘本体和控制器集成在一起,减少电缆的数量和长度的硬盘接口,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得到了增强,硬盘制造更容易,因为厂商做不需要担心你的硬盘控制器的生产和其他厂商的兼容。
用户安装硬盘更方便。最新的串行ATA(串行ATA)在串行方式传送数据(对150mb / s的数据传输速率)。这种方法可以减少接口上的引脚数,用四个引脚完成所有的工作,从而降低功耗,减少热量。对于串行ATA接口,计算机没有主磁盘或从磁盘同时挂起两个硬盘。每个设备都是计算机主机的主机,因此我们可以节省大量跳线(如图1)。

图1 - IDE和SATA硬盘连接比较
从井手到SATA的过渡已经建立。

硬盘传输接口有一个经典的历史,所以SATA硬盘已经成为未来计算机平台的标准配置,但目前只有第一代SATA接口与150mb / s的传输速度显然是无法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因此,SATA II和SATA III标准将逐步进入市场,其传输速度扩展最大 / S和600mb / s,因此800MHz甚至更高的外频,SATA将迅速发展,对SATAII,未来合作,依靠主板和硬盘制造商目前的观点,新的nForce 4芯片组,英特尔e7525主板支持SATAII接口(图2),与日立和其他硬件D盘的厂家也有SATAII硬盘上市。

图2 -主板上的SATA II接口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