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雷器的设置 | 避雷器的设置要求

避雷器的设置 | 避雷器的设置要求

1. 避雷器的设置要求

在110-330KV电网中的变压器,都应当设置中心点直接接地设施,但是应当根据电网调度的要求,来具体决定那一台变压器需要现在接地,那一台变压器可以中心点悬浮。从而控制电网的零序电流。

110kV及以上电网一般采用大电流接地方式,即中性点有效接地方式(在实际运行中,为降低单相接地电流,可使部分变压器采用不接地方式),包括中性点直接接地和中性点经低阻接地。

这样中性点电位固定为地电位,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非故障相电压升高不会超过1.4倍运行相电压;暂态过电压水平也较低;故障电流很大,继电保护能迅速动作于跳闸,切除故障,系统设备承受过电压时间较短。

2. 避雷器的设置要求标准

(1)要求钢筋混凝土电杆自然接地电阻值不大于30Ω,如线路在居民区,并且电杆自然接地电阻超过30Ω,则应根据地质情况加设角钢垂直接地。

(2)电力线路与通信线、电力线等重要设施交叉跨越时,交叉档两端应采用角钢垂直接地。

(3)在雷电频繁区域,10kV架空绝缘线路宜视需要每隔200~500米设置避雷器并应加装防雷金具。架空配电线路与电缆连接处应安装线路避雷器。

(4)10kV并联电容器、柱上断路器、电缆终端头的防雷装置采用氧化锌避雷器。

(5)对于10kV架空线路独立安装的避雷器应优先选用跌落式避雷器。

3. 避雷器基本要求

规范:

规范一:避雷器在固定支架上应平直,牢固,其顶部高度距建筑物应为100mm,不应有高低起伏、弯曲、下垂等现象

规范二:避雷器搭接焊是其安装过程中的关键工序,要求所有避雷器同心敷设,s弯方向一致,防雷引下线焊接中应采用双面焊接,焊接后不应产生气孔,裂纹等现象

4. 避雷器规程

先测量1毫安电流下的电压,规程要求75%此电压下泄漏电流不超过50微安为合格。

5. 避雷器的设置要求是什么

  避雷器一般是安装在电源接口处,防止因为电击造成家电等电器的设备烧坏。  避雷器,surge arrester。  用于保护电气设备免受高瞬态过电压危害并限制续流时间也常限制续流赋值的一种电器。本术语包含运行安装时对于该电器正常功能所必须的任何外部间隙,而不论其是否作为整体的一个部件。  注1:避雷器通常连接在电网导线与地线之间,然而有时也连接在电器绕组旁或导线之间。  注2:避雷器有时也称为过电压保护器,过电压限制器(surge divider)。  用范围  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用于保护交流输变电设备的绝缘,免受雷电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损害。适用于变压器、输电线路、配电屏、开关柜、电力计量箱、真空开关、并联补偿电容器、旋转电机及半导体器件等过电压保护。  避雷器连接在线缆和大地之间,通常与被保护设备并联。避雷器可以有效地保护通信设备,一旦出现不正常电压,避雷器将发生动作,起到保护作用。当通信线缆或设备在正常工作电压下运行时,避雷器不会产生作用,对地面来说视为断路。一旦出现高电压,且危及被保护设备绝缘时,避雷器立即动作,将高电压冲击电流导向大地,从而限制电压幅值,保护通信线缆和设备绝缘。当过电压消失后,避雷器迅速恢复原状,使通信线路正常工作。  因此,避雷器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并联放电间隙或非线性电阻的作用,对入侵流动波进行 削幅,降低被保护设备所受过电压值,从而起到保护通信线路和设备的作用。  避雷器不仅可用来防护雷电产生的高电压,也可用来防护操作高电压。  避雷器的作用是用来保护电力系统中各种电器设备免受雷电过  电压、操作过电压、工频暂态过电压冲击而损坏的一个电器。避雷器的类型主要有保护间隙、阀型避雷器和氧化锌避雷器。保护间隙主要用于限制大气过电压,一般用于配电系统、线路和变电所进线段保护。阀型避雷器与氧化锌避雷器用于变电所和发电厂的保护,在500KV及以下系统主要用于限制大气过电压,在超高压系统中还将用来限制内过电压或作内过电压的后备保护。

6. 简述避雷装置的设置要求?

在制作和安装防雷接地装置时,所有金属材料组件都必须进行热浸镀锌处理。在实际操作中,请注意热浸镀锌层的维护。使用热浸镀锌钢管作为针头,其壁厚不应小于3mm,且针刷的长度应在70mm以上,防雷接地装置应保持垂直牢固安装,平面度公差为3/1000。

建设工程防雷设施验收规范

1.1 新建防雷工程防雷设施竣工验收应在防雷检测、验收部门的参与下,由建设单位主持,施工、监理等单位参加共同进行。

1.2 防雷设施验收包括下列部分

1、防直击雷的防雷装置部分(包括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

2、等电位联结(包括建筑物外屋面金属物、高层均压环、各种入户管道、电力线和信息线路外皮的等电位连接、室内各种金属管道、电梯、步行梯、各层等电位箱、电源箱的等电位联结)

3、供电系统及低压配电保护(包括供电方式、电器预留接地、SPD电涌保护器)

4、屏蔽装置(包括各种屏蔽网、屏蔽室)

1.3 防雷设施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向气象监督机构提交验收申请报告,并附下列文件

1、 设计说明和防雷设计图纸(1基础防雷平面图、2屋面防雷平面图、3立面图、4四置图、5高层均压环设置图、6防雷施工大样图、7总配电图、8 SPD安装系统图)

2、 施工阶段修改防雷设计的修改图纸及说明

3、 隐蔽工程的图纸及施工验收记录。

4、 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测量记录单。

5、 安装避雷器的系统安装图。

1.4 防雷设施验收原则:被检防雷设施应与设计一致并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已装防雷装置所用材料、安装位置、焊接面、整体布局与设计图纸要求相符,如有修改应有修改图纸和说明,其修改部分应达到技术规范的要求。

1.5 防雷系统中所使用的防雷产品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产品的规格、型号、技术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7. 避雷器设置原则

过滤器静电的接地规范如下:

1、工作接地:为运行需要而将电力系统或设备的某一点接如变压器中性点接地,避雷器的接地等。

2、保护接地:为安全目的在设备、装置或系统上设置的点或多点接地。

中性点接地方式

1、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一适用于3-60kV系统。

2、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一适用于3~60kV,可避免电弧过电压的产生。(当系统容量大,线路距离较长,致使单相接地短路电流大于某一数值时,接地电弧不能自行熄灭。为了降低单相接地电流,常采用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3、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一适用于11kV以上,380V以下低压系统。

8. 避雷设施设置规范

一、防雷接地相关国家标准

1、GA371-2001《计算机信息系统实体安全技术要求》;

2、GB2887-200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3、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

4、GBJ57-83《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二、防雷接地规范

防雷产品接地分成两个概念,一是防雷,预防因雷击而形成危害;二是接地,保障用水设施的正常工作和人身安全而采取的一种用水措施。接地安装是接地体和接天线的,其作用是将银线直流电导入地下,防雷系统的保护在很大水平上与此相关。

9. 避雷器的设置要求有哪些

答:35kv避雷器安装规范:GB50233 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10. 避雷器的安装要求

防雷器也可以叫做避雷器,所谓的电源防雷器就是专门用来防雷的装备。我们都知道,现在是科技发达的电子信息科技时代,人们使用的电器,各种高科技设备也是越来越多。那么久存在了安全隐患,尤其是在多雨季节,此时也是雷雨交加的时候。而有了电源防雷器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那么避雷器怎么接线?下面就跟大家分下电源防雷器安装方法及注意事项,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帮助。

1.并联安装电源防雷器,木炭机安装位置为卫星教学收视点教室内的配电盘或闸刀开关(断路器)处的后端,用四套M8的塑料膨胀和配套的自攻螺钉固定于墙面上。安装尺寸(70×180)与电源避雷器上相应安装孔在墙面配钻。

2.连接电源。电源避雷器火线为红色,零线为蓝色,截面积为BVR6mm2。多股铜导线,木炭机地线为黄绿相间色,截面积为BVRlOmm2。多股铜导线,接线长≦500mm,若受条件限制达不到≤500mm的标准可适当延长,但应遵循接线尽量短的原则,转角应大于90度(是弧形角而不是直角)。

3.电源与避雷线连接。电源避雷器连线一端直接牢靠压接于电源避雷器的接线端子,接地线接于独立接地网或校方提供的三相电源地线相接。

4.电源防雷器必须通过35mm导轨来进行安装。应将供电电源线的相线接入电源防雷的“L”接线孔,然后将供电电源线的零线接入电源防雷器的“N”接线孔,最后从电源防雷器的“PE”接线孔引出接地线连接到防雷接地母线或者防雷接地排上。防雷器的连接导线最小截面积应符合国家防雷工程相关规定。安装电源防雷器的时候,必须先断开电源后再进行安装,以免发生意外!

5.电源防雷器可根据工程项目的需要提供遥信接口,“COM”为中性点,“NC”为常闭点,“NO”为常开点。电源防雷器故障指示窗口显示红色的时候,表示电源防雷器内部已有元件损坏,会导致电源防雷器其防雷效果变差,必须立即更换。当开关型防雷器至限压型防雷器之间的线路长度小于10m、限压型防雷器之间的线路长度小于5m,在两级防雷器之间应加装退耦装置。

6.电源防雷器连接导线应平直,电源防雷器至电源线的接线长度和电源防雷器至等电位连接装置的接线长度之和应小于0.5m。如无法实现0.5m的要求,可采用凯文接线法。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