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注意哪些(甲亢怀宝宝注意哪些)

甲亢注意哪些(甲亢怀宝宝注意哪些)

甲亢多见于育龄妇女。甲亢会怀孕吗?你什么时候能怀孕?怀孕对自己和胎儿有什么影响?这些都是甲亢女性的话题。虽然甲亢并不是绝对的妊娠禁忌症,但是如果孕期没有很好的控制病情,也会对孕妇和胎儿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为保证母婴安全,甲亢孕妇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在你的情况稳定后怀孕。

甲亢会影响女性的生殖功能。孕妇容易流产、早产、胎儿生长受限。考虑到抗甲状腺药物(ATD)对胎儿也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最理想的情况是停用ATD后再怀孕。如果患者因为年龄原因急于怀孕,在病情稳定,甲状腺功能能够正常维持的情况下,用小剂量的ATD怀孕比较好。另外,如果患者以前服用甲巯咪唑治疗甲亢,孕前需要将甲巯咪唑改为丙基硫氧嘧啶,因为甲巯咪唑有一定的致畸风险,不宜在孕早期使用。

▎口服药物是治疗的首选。

甲亢的治疗包括口服抗甲状腺药物、放射性碘131和手术。妊娠期甲亢首选抗甲状腺药物。有两种安非他明类兴奋剂:丙基硫氧嘧啶(PTU)和他巴唑(MMI)。PTU不易通过胎盘,因此胎儿畸形的风险较小,但会造成严重的肝脏损害。MMI有一定的致畸风险,但其肝毒性相对较低。因此,美国甲状腺协会(ATA)建议PTU应作为妊娠早期(器官形成期)的首选,MMI应在妊娠中晚期使用。交换比例为:PTU100mg约等于MMI10mg。另外,为了减少药物对胎儿的不良影响,剂量不宜过大。PTU的最大剂量不应超过200毫克/天,以50 ~ 150毫克/天为宜。如果症状仍难以控制,可酌情加用心得安等药物。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尝试停药。

鉴于ATD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的甲状腺功能,并考虑到孕妇可以耐受包括亚临床甲亢在内的轻度甲亢,最新2018版《妊娠及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建议甲亢女性在药物治疗期间发现妊娠。如果患者的ATD剂量不大,且病情控制良好,他们可以停用ATD。停药后,他们必须注意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如果FT3、FT4正常或接近正常,可以继续停药;如果停药后FT3、FT4升高,甲亢症状加重,应继续服用ATD。

禁止同位素检查和治疗。

甲亢女性可以采取同位素治疗,但半年内不能怀孕。孕期不宜接受甲状腺碘131检查,也不宜使用放射性碘131治疗,以免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如果孕期抗甲状腺药物无效或禁忌,应在4-6月(孕中期)进行手术,术前应尽量控制患者甲状腺功能正常。

▎不拖延定期检查。

甲亢属于高危妊娠,需要增加妊娠检查的频率(如指甲检查、b超检查等。)为了了解孕妇甲亢控制情况,胎儿发育是否正常,是否有甲状腺肿大或其他异常。此外,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可通过胎盘刺激胎儿甲状腺,引起新生儿一过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发病率为1%~2%)。因此,孕期应定期测定TRAb的浓度。如果TRAb明显高于正常值,提示可能出现“新生儿甲亢”,应提前采取措施。

▎对甲宫的诠释是细腻的。

怀孕期间,总T3(TT3)和T4(TT4)会比非怀孕时增加1.5 ~ 2倍,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是甲亢。由于游离T3(FT3)和游离T4(FT4)不受妊娠期TBG增加的影响,妊娠期指甲功能主要依赖FT3、FT4和TSH。

需要注意的是,应把FT4而不是TSH作为孕期观察甲亢病情和调整用药的主要依据。这是因为用药后FT4改善快,TSH改善慢,血清TSH水平在FT4达到正常后数周仍处于抑制状态。

▎不要把疾病控制得太严格。

甲亢孕妇的病情应适度控制,不必完全将患者的心率、基础代谢率、甲状腺功能水平(FT3、FT4)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因为孕妇本身的基础代谢和甲状腺功能水平略高于正常人。血清FT4/TT4是妊娠期甲亢监测的首选指标。控制目标是用最小有效剂量的PTU或MMI使血清FT4/TT4在正常范围的上三分之一或略高于正常范围的上限。

▎产后哺乳细腻。

传统上,抗甲状腺药物可能通过乳汁影响婴儿的甲状腺功能,因此甲亢孕妇不宜哺乳。但根据我国《妊娠及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甲亢患者哺乳期服用ATD是安全的。由于PTU的肝毒性,MMI(20-30毫克/天)通常是优选的,这对母亲和婴儿都是安全的。作为二线选择,PTU 300mg/d也是安全的。

为了安全起见,建议患者在哺乳后立即服药,4小时后再喂第二次奶,这样哺乳与最后一次服药的间隔至少为3 ~ 4小时。此时母乳中的药物浓度已经很低了,对宝宝影响不大。当然,也不要忽视对宝宝甲状腺功能的监测。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