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广场的起源

天安门广场作为北京和中国的象征,吸引着全国和世界人民的关注和向往。它庄严的身影是中国国徽的主要组成部分。天安门广场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它的设计者是明代著名的建筑师蒯祥。蒯祥,苏州吴县于凡村人,世袭工匠。明朝永乐十五年,朱迪皇帝从南京迁都北京,年仅二十一岁的蒯祥作为朱迪的随从来到北京。按照皇帝的旨意,经过四年的努力,他于1421年设计建造了一座雕梁画栋的木牌坊,这是最早的天安门广场,原名承天门。1457年7月,承天门被大火烧毁。八年后,明英宗命工部尚书白圭主持重建,白圭请蒯祥出谋划策,弄成这样。明朝末年,承天门再次被烧毁。1651年,它被重建。新建的塔高33.7米,9室宽,5室深,以显示皇帝的尊严。它被改名为天安门广场。这个名字至今仍在使用。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