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西郊包括哪些地方(西郊在哪里)

西安西郊包括哪些地方(西郊在哪里)

西安现有城市格局,是1954年直辖市时期,由苏联专家参照隋代宇文恺的规划,结合地理和水系分布、以及城市风向和历史人文等做的总规。当时提出的理 念就是城市功能分区。 因此,在西安,很少说行政区,而是说方位,不同方位就代表不同产业,以及不同职业带来的不同性格。

1954年的第一轮总规中,全国1/5的工厂安排在西安。这时:东郊定位为军工城,浐河以东则是纺织城;西郊定位为电工城,并以大庆路林带为界限分为生 活区和工业区;南郊定义为文教城和电子城,分布大量的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城墙里定位为行政区和商业区;北郊因为位于陇海铁路以北,唐长安城大明 宫、汉长安城两大遗址以当年国力无法开发,加之当年河南逃难而来的同胞身份问题并未解决,便暂时没有发展。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历史悠久、见证了西安事变的西安西关机场北迁咸阳底张(就是如今的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老机场所在区域——西南郊二环 以外逐步发展成了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部聚集区(即“西高新”),并一路向南延伸,越过唐长安西城墙、南城墙,以及风景名胜区丈八沟。而北郊 二环以外的区域则随着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崛起、长庆油田的落户,而逐渐发展起来,并逐渐带动了二环以内的发展。从明城墙东南城角到东南二环这个 区域因为有百年名校——交通大学的带动,更是率先发展,这就是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部聚集区(东高新)。

进入21世纪后,西高新二次创业,东高新却因为地域狭小逐渐没落。这时,东高新南侧,位于城市东南郊的周总理特意保留的曲江地区则一跃而起,改变了 西安旅游“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固定模式,更是打破了西安的刻板印象。同时,随着曲江南边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的发展,曲江、航天也逐渐形成了一个 完整的组团。 自此,南郊西高新、东曲江的双核心模式逐渐成熟,使得雁塔区成为了中国内陆第一区,加之碑林区,整个南郊的经济、文化、教育、科研地位便不可撼 动。

2005年左右,时任省长提出灞河地区“大水大绿”规划,浐灞河综合治理管委会成立,这就是后来的浐灞生态区。之后,西安国际港务区在西安市区东北郊的新筑诞生,这片区域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逐渐发力,为西安争取到了第一个综合保税区、为陕西争取到了国家自 贸试验区,而今年即将召开的十四运会主场馆群也位于这片西安的“蛇口”地带。

2011年左右,西安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连同市直机关全部北迁至张家堡,在北京之先实现了老城职能疏解,经开区代替城墙内成为了市级行政中 心,而原市委大院(南院门)如今是碑林区委区政府,原市府大院(北院门)如今是莲湖区委区政府

2012年,韩国三星电子在西安一期投资2000亿美元,建设世界最大的闪存芯片加工厂。西高新一直向南延伸,带动了高速公路、地铁的发展,也让市区向 南快速拓展。也正因此,丈八沟代替了科技路成为了西高新中心,大量的电子产业在此聚集,商业发展、人口定居,为西安带来了第二个综合保税区。也和 港务区一道成为了中国(陕西)自贸试验区三大片区中的两个。

2014年,陕西省西咸新区成为国家级新区,涉及西安、咸阳两市交界处800余平方公里的未建成区分为沣东新城、沣西新城、秦汉新城、空港新城、泾河新 城。空港新城随后成为国家临空经济区、综合保税区。 2017年初,西咸新区(无论原咸阳部分还是西安部分)整体托管给西安市代管,一下子西安市区改变了原有局促格局,获得了整个渭河北岸、沣河西岸的广 袤空间(但是也使得咸阳这一个地级市成为了西安的城中城)。

南文教、东军工纺织、西电工,加上北经开、东北物流的九宫格格局,已经成为现实。而城墙内的行政、商业、人口如今也得到了充分疏导,接下来就是划为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历史文化体验区了。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