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字旁加石念什么(木旁哪些字)

木字旁加石念什么(木旁哪些字)

柘树,为桑科柘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又或长成大乔木。柘(zhè)字由木字旁加石字组成,意指此树木质坚硬如石,柘树是我国北方的名贵树种,是由灌木经过长期生长而形成乔木,生长极为缓慢,凡树龄在50年以上的都属于国家一级保护落叶乔木,非百年不能成材,即使一株不大的柘树也要花费数十年的经历生长。

自古就有“南檀北柘”之称,柘木心材为深黄色,材质坚硬、纹理非常细腻清晰、手感温润,独具天然之美,是雕刻制作工艺品和高档家具的顶级材料,能和檀木媲美,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在收藏界十分抢手,价格昂贵,作为我国历史上著名名贵木料,大多历史文献都有记载,柘木家具作为一种历史文化遗存,在中国传统家具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一席。

据有关文献记载,柘树在中国北方广泛分布,然而在敝人的印象中,却并不多见。所说一般15年树龄的柘树芯材也只有手指粗,芯材有黄如金的金丝线,并非年轮线,3-5年才会长成一条金丝线。由于生长十分缓慢,极难成材,故其心材尤为珍贵稀有。

柘树作为名贵木材,在古代曾受到官方的严格保护、控制。柘树在古代主要有两个用途:

一、染色

《本草纲目》云:“其木染黄,赤色,谓之柘黄,天子所服。”从隋文帝杨坚开始着柘黄袍,唐人仍之,其后柘袍即泛指皇袍。唐王建《宫词》之一:“闲著五门遥北望,柘黄新帕御床高。”元欧阳玄《陈抟睡图》诗:“陈桥一夜柘袍黄,天下都无鼾睡床。”帝制时代,柘黄色钦定为皇帝专用服色,百官和民间不可僭越。因此柘木也被称为“帝王木”。

二、做战略物资制弓之用

《考工记》云:弓人取材,以柘为上。盖柘树枝长而坚,宜作弓。《太平御览》卷九五八引汉应劭《风俗通》云:“柘材为弓,弹而放快。”北周庾信《春赋》云:“金鞍始被,柘弓新张。”又有乌号弓。《风俗通正失封泰山禅梁父》云:“乌号弓者,柘桑之林,枝条畅茂,乌登其上,下垂著地,乌适飞去,后从拨杀,取以为弓,因名乌号弓。”柘树此二用,一与皇帝有关,一与战争有关,当然十分贵重了。

柘树与桑树均为桑科,古代以“柘桑”并称,又称文章树、黄金木、灰桑树、柘子、野梅子、野荔枝、老虎肝、黄桑、黄了刺、刺钉、黄疸树、痄腮树、痄刺、九重皮、大丁癀等等。木头工程师叫它为“痄刺”,它的习性与桑有点类似,柘树皮可造纸,叶可养蚕,柘树的果实有点像荔枝,能食用或酿酒,也可作为中药内服外用。在古籍《救荒本草》中有详细介柘树叶和果的食用方法

柘木自然生长在一些丘陵、山谷之中,耐瘠薄、耐寒耐旱,从外观上看,柘树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甚至可以说其貌不扬。即使与那些质朴的皂荚树相比,风度姿态也不占什么优势,更不要说挺拔的白杨或者婀娜的垂柳了。柘树有一种特性,那就是不太情愿按照人类的意愿生长,它还是喜欢丛生,很难长成典型的树的样子,通常都是不好好地生长,不定出什么幺蛾子,所谓十柘九空,十柘九弯,健康的柘树,树干表面也凹凸不平,沟槽极多,病弱者更可想而知。

这种植物其实在南方农村,很多地方称为“山荔枝”,因其果实跟荔枝形似,虽然这种山荔枝在山区农村还是常见,但其成材却很难,再加上如今生态破坏严重,很多树木未成材就被人们砍伐,因此柘木变得稀有,由于它材质坚硬,色泽尊贵,就像瘿木一样被人们抬高了身份,所以那些上了年头的老拓树木芯,价格十分昂贵。关于柘木就介绍到这啦,认识了吗?请识别好,或许你家乡就有生长,遇见要珍惜。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