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cpu的诞生 | 最早的电脑cpu

电脑cpu的诞生 | 最早的电脑cpu

最早的电脑cpu

电脑CPU,也叫做中央处理器,CPU发展史简单来说就是Intel公司的发展历史。

CPU从最初发展已经有四十多年的历史了,这期间,按照其处理信息的字长,CPU可以分为:四位微处理器、八位微处理器、十六位微处理器、三十二位微处理器以及六十四位微处理器等等。

1971 年,Intel 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微处理器 4004,它是一个包含了2300个晶体管的4位CPU。

1978年,Intel公司首次生产出16位的微处理器命名为i8086。

1978年,Intel还推出了具有 16 位数据通道、内存寻址能力为 1MB、最大运行速度 8MHz 的8086。

1979年,Intel公司推出了8088芯片,它是第一块成功用于个人电脑的CPU。

1981年8088芯片首次用于IBM PC机中,开创了全新的微机时代。

1982年,Intel推出80286芯片,它比8086和8088都有了飞跃的发展,进而使得以后的 PC 机不得不一直兼容于PC XT/AT。

1985年Intel推出了80386芯片,它X86系列中的第一种32位微处理器,而且制造工艺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1989 年,80486 横空出世,它第一次使晶体管集成数达到了 120 万个,并且在一个时钟周期内能执行 2 条指令。

进入新世纪以来,CPU进入了更高速发展的时代,仍然是Intel跟AMD公司在 两雄争霸,它们分别推出了Pentium4、Tualatin核心Pentium III和Celeron,Tunderbird核心Athlon、AthlonXP和Duron等处理器,竞争日益激烈。


最早的电脑CPU

世界上第一片CPU是1971年发明的,型号是Intel生产的4004微处理器。

4004微处理器片内集成了2250个晶体管,晶体管之间的距离是10微米,能够处理4bit的数据,每秒运算6万次,运行的频率为108KHz,成本不到100美元。英特尔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戈登·摩尔将4004称之为“人类历史上最具革新性的产品之一”。

扩展资料:

1978年,Intel首次推出16位处理器8086,这是80x86系列CPU的鼻祖。8086的内部和外部数据总线都是16位,地址总线为20位,可访问1MB内存。1979年,Intel又推出8086的姊妹芯片8088,它与8086不同的是外部数据总线为8位。 


最早的电脑286

486是第四代CPU。

一、IBM最早推出即个人计算机时采用了Intel公司的8088和8086芯片作为其CPU。

二、后来升级到80286芯片,然后是80386、80486,我们通常简称为286、386、486等。

这时其它厂家也生产CPU,也以386、486等命名。英特尔公司曾申请商标保护,但未获通过。


最早的电脑是用来干什么的

计算机的应用主要有科学计算、事务数据处理、过程控制、计算机辅助系统和人工智能等方面。

科学计算,也叫数值计算,是电子计算机最早的主要应用领域。从基本学科到尖端科学,从军事技术到工程设计的方方面面都需要计算机进行高精度、极复杂的计算。目前,在整个计算机应用中,数值计算的机时不足计算机应用总机时的10%。

事务数据处理,也称非数值计算,是指大量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如,分析、合并、分类、统计等)形成有用的信息(如企业事业管理、情报检索、办公自动化)。这类问题的特点是数据量大、运算方法相对简单。现在,计算机80%的机时是从事于这样或那样的非数值计算的。

过程控制,也称为实时控制,指用计算机及时采集控制对象的实际变化的各种参数,进行实时的计算,按最佳方案实时发出控制信号

现代工业,由于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技术、工艺日趋复杂,从而对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计算机过程控制已在冶金、化工、纺织、机械、航天等部门得到广泛的应用。

计算机辅助系统主要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和计算机辅助教育。计算机辅助设计即CAD,指的是用计算机帮助各类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工作。计算机辅助制造即CAM,是指用计算机进行生产设备的管理、控制和操作的技术。计算机辅助教育即CBE,包括计算机辅助教育学即CAI、计算机辅助测试即CAT,和计算机管理教学即CMI。

人工智能即AI,一般是指用计算机来模拟人脑进行演绎推理和采取决策的思维过程。人工智能是计算机应用研究的前沿学科。


最早的电脑cpu样子

1971 年,Intel 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微处理器 4004,它是一个包含了2300个晶体管的4位CPU。

1978年,Intel公司首次生产出16位的微处理器命名为i8086,同时还生产出与之相配合的数学协处理器i8087。

1978年,Intel还推出了具有 16 位数据通道、内存寻址能力为 1MB、最大运行速度 8MHz 的8086, 并根据外设的需求推出了外部总线为 8 位的 8088, 从而有了 IBM 的 XT 机。

1979年,Intel公司推出了8088芯片,它是第一块成功用于个人电脑的CPU。它仍旧是属于16位微处理器,内含29000个晶体管,时钟频率为4.77MHz,地址总线为20位,寻址范围仅仅是1MB内存。

1981年8088芯片首次用于IBM PC机中,开创了全新的微机时代。

1982年,Intel推出80286芯片,它比8086和8088都有了飞跃的发展,虽然它仍旧是16位结构,但在CPU的内部集成了13.4万个晶体管,时钟频率由最初的6MHz逐步提高到20MHz。

1985年Intel推出了80386芯片,它X86系列中的第一种32位微处理器,而且制造工艺也有了很大的进步。80386内部内含27.5万个晶体管,时钟频率从12.5MHz发展到33MHz。

1989 年,80486 横空出世,它第一次使晶体管集成数达到了 120 万个,并且在一个时钟周期内能执行 2 条指令。

2004 奔四处理器开始占据市场的主流地位。

2006 AMD 速龙64*2处理器占主流地位。

2007年 酷睿四核第一次出现在市场上。

2008年intel诞生720与820处理器。

2010年 I3与I5处理器诞生。

2010年9月 全世界尚未发布的消息,amd六核已经开始供应。

2011年 I7 980X处理器即将退市。

2013年Intel在IvyBridge发布后仅一年发布了新的Haswell架构。

2015年Intel发布了下一代产品Skylake架构。


最早的电脑射击游戏

《魂斗罗》(Contra)是由Konami于1987年推出的一系列卷轴射击类单机游戏。该游戏的故事背景是根据著名恐怖片《异形(Alien)》改编。1987年第一款魂斗罗诞生在名为Jamma的街机上。此外KONAMI于1989年还在日式计算机MSX2上推出了大型游戏机的同名移植版。


最早的电脑游戏是什么

是《Bertie the Brain》

《Bertie the Brain》是约瑟夫·凯特在多伦多,为1950年加拿大国家展览会制作的早期计算机游戏,这是早期电子游戏史最初的游戏。展会出席者可用四米高的计算机,和人工智能对弈井字棋。玩家用九宫布局的背光键盘走子,同时大屏幕显示当前的棋局。机器可设难度等级。Rogers Majestic在两周展览后将其拆除,机器随好奇心过后被基本遗忘。


最早的电脑打字输入

  有可能您只是没有固定语言栏,使用使用【Ctrl】+【Shift】快捷键调出输入法;可以尝试重启电脑,如果依旧没有找到输入法,可以在【控制面板】中找到【更改键盘】,尝试是否有输入法。以下是详细介绍:  

1、有可能您只是没有固定语言栏,您可以在需要输入文字的地方使用【Ctrl】+【Shift】快捷键调出输入法;  

2、如果是安装了但并没有通过上面的方法找回,可以尝试重启电脑,如果依旧没有找到输入法,尝试下面的方法;  

3、打开开始菜单点击【控制面板】-【区域和语言】-【更改键盘或其他输入法】;然后点击【更改键盘】,点击一下添加或者是直接确定退出看是否有输入法出现;


最早的电脑单机游戏

仙剑奇侠传单机游戏是在1995年7月 《仙剑奇侠传》DOS版发售,引起业内轰动,倍受玩家好评,并在多家专业媒体游戏排行榜名列前茅,在《新游戏时代的》PC GAME排行上连续蝉联十四个月的冠军1996年 《仙剑奇侠传》WIN95版1999年 《仙剑奇侠传》Saga Saturn版(在大陆市面名为98柔情版)

2001年7月 《新仙剑奇侠传》(月如/灵儿版)

2001年8月 《仙剑客栈》2002年1月。


最早的电脑长什么样

是一款称为Mosaic的软件,这款软件是1987年NCSA开发出来的。它是第一款支持图形用户界面浏览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Mosaic的技术和商标被授权给一家名为Spyglass的公司,Spyglass是1990年伊利诺斯大学成立的软件公司,目的是将WWW技术向商业应用转化。  1995年,Spyglass将Mosaic的源代码正式授权给微软公司,由此InternetExplorer浏览器正式诞生。有意思的是Netscape浏览器与IE浏览器还有共同的血缘公司,开发Netscape浏览器的许多程序员就是参与推出Mosaic的功臣,实际上在1994年Netscape浏览器曾经被称为MosaicNetscape。


最早的电脑是什么牌子

新旧成色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电脑价格。通常成色越新,说明使用时间越少,价格也就越高。不过总有朋友问俺,为什么市场上有很多老型号电脑看起来还是那么新,就好像新电脑一样,难道真像商家说的那样是全新的库存机、样机吗?

  其实据俺了解,目前市场上决大部分所谓的低配置样机和库存机大部分都是翻新的电脑。在利益驱使下,现在也开始流行拍个黄瓜做个拉皮美美容了。如何识别这些美容过的电脑呢?俺就和您说说俺这么多年的经验,不敢说100%准确,但基本可以把那些美容过的“半老徐娘”给挑出来。

一、品牌的力量!永远也改变不了的品牌logo

  电脑最常用的翻新办法就是对外壳重新喷漆,现在喷漆手艺越来越高了,但是再高的喷漆手艺也难以对付电脑顶盖上的logo,不论用那种办法都会在这里留下痕迹,这个也成为了分辨翻新电脑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没有LOGO

  如何通过顶盖来识别翻新过的电脑呢?首先顶盖没有logo的IBM、大品牌电脑基本都是翻新的。因为logo部分处理起来太费劲,所以很多手艺不高的JS干脆就把logo摘掉,来了个干净利索。通常JS还会搭送一个“本来就没有商标”的借口。其实这些大品牌的电脑根本就不可能不在顶盖上面打logo。之所以品牌logo没有了,完全是商家自己搞的手脚,一般这种现象长见于金属外壳的电脑上。

  看到这您或许会问了,难道就不能在喷漆以后再把logo贴上吗?其实重新贴logo远没有您想像的那么简单。因为商家自己后喷漆的强度根本没办法和原厂喷漆相比,所以即使把logo用胶水贴在后喷的漆面上,也没办法保证牢靠,一碰就有可能掉下来。

  有些电脑的logo可能是压上去的,或者因为其他原因没办法去掉。这样的情况下JS通常会采取遮盖法喷漆。具体做法是把logo用透明胶遮盖上再喷漆,喷漆结束后,再把透明胶揭下去。但是遮盖法有个很大的缺点,因为遮盖物不可能刚刚好覆盖住logo,不是多一些就是少一些,所以LOGO边缘总会留下一些痕迹。另外因为新老漆层没办法结合的那么好,所以如果仔细看,还会看到有两层漆,即使在喷漆之前做打磨处理,也会在logo附近多少留下些痕迹。

二、编筐编篓,全在收口!难以处理的顶盖边缘

  有句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其实电脑喷漆翻新也是这样,越是细节的小地方,越容易出问题,处理起来越难,而顶盖边缘就是个不折不扣的“收口”,往往在顶盖正面做的天衣无缝,但偏偏在边缘立面这样的小地方出问题。

边缘掉漆

  原厂外壳一般都采用整体喷涂工艺,整个顶盖表面的漆层厚度、颜色、质感甚至纹理都是一致的,尤其是在顶盖边缘等拐弯的地方,整个漆层非常均匀。而被JS做过美容的顶盖可就不是这个样子了,因为JS翻新都是手工喷漆,所以很难保证漆层均匀,更别提厚度、质感了,尤其是在边缘部分,这里要在喷正面的时候喷一遍漆,在喷侧面的时候又会附着一些,只要不是手法特别高,基本都会留下痕迹。

  这个位置留下的痕迹可以分为堆积、有颗粒、不均匀和有纹理等几种情况。堆积是因为没等漆干透就喷第二遍造成的。有颗粒是因为漆的质量和喷漆距离掌握不当造成的,不均匀和有纹理都是因为漆层厚度不一直造成的。这些情况都绝对不会出现在全新电脑上,即使一些国产低端产品也不会有这样的问题。

喷漆堆积

  另外因为翻新漆的附着力比较小,尤其是在金属材质上,所以在顶盖边缘部分极易掉漆,使用一段时间后,边缘部分就会开始脱落,甚至能看到以前的表面。您在选购时不妨用指甲感受一下漆层的硬度。如果感觉软软的,仿佛随时都能扣下来一块,那这个电脑一般都有问题。

三、岁月的痕迹!看键盘是否油光

  键盘是电脑上使用最频繁的部件,无论怎么保护电脑,只要经常使用,都难免造成键盘的油光发亮。因为键盘上的字母很难处理,所以即使采用重新喷沙等技术,也很难不留下痕迹。

打油的键盘

  识别键盘是否被处理过,主要从键冒上的字母下手。首先要看字母是否清晰,所谓键盘喷沙技术是在键盘按键上喷上薄薄的一层薄漆,漆层再薄也难免会遮盖上字母,所以喷沙过的按键都会造成字母模糊,字母上面有很严重的颗粒感。除了看字母以外,还可以感觉一下J和F上的键位识别点。这个识别点是模具压出来的,手工翻新很难再造一个来。

  不过这里俺提醒您,键盘识别法只是一个参考办法,不少JS干脆换一个新键盘上去,如果不通过查配件序列号的办法来识别,一般消费者很难分辨。

四、指点天下的后果!看指触板磨损

  随着翻新手艺的提高,JS能翻新的地方已经越来多了。不过其他地方磨损都有修复的办法,但到目前为止鼠标指触板的磨损依然没有任何办法。鼠标指触板采用了阻容原理来感应手指的运动,所以不能喷漆,也没办法打磨,如果想翻新只能更换新的,而这个小东西价值不菲,所以很少有JS去打这里的主意。

  有人曾经用软件测试过,每天鼠标移动的距离可能有几千米,所以指触板的磨损相当大,即便现在的指触板采用了抗磨材料,但是铁锤磨成绣花针。一般使用半年以后,侧着光看就会发现有痕迹,使用一年左右时间,就会有地方出现磨损,使用两年就可以明显看出中间被磨薄了,一些质量不好的指触板还会有不灵敏乱跳等现像。

五、外设增加带来的烦恼!各种接口上的痕迹

  随着电脑外设不断增多,电脑的各种接口使用也越来越频繁了,这些接口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难免会出现一些磨损,这也成为我们分辨翻新电脑的重要手段之一。提到接口,其实更换一个全新的接口并不是难事,只要会用电烙铁,就可以更换接口,但是往往JS们却把接口忽略了,很少对这个部分做手脚。

  通过接口识别二手翻新电脑并不是只看接触点摩擦痕迹,因为USB等接口只要使用过,就会留下痕迹,即使全新的机器也不能保证没有痕迹。识别翻新电脑主要看接口是否有灰尘,边缘部分是否有磨损。因为长期在工作环境中,很难保证接口不进灰,如果接口有灰,肯定不是库存机一类的新本子。另外接口边缘的磨损也不是一次两次使用就会造成的,至少要插几百次以上。

  随着翻新技术不断提高,现在翻新电脑已经越难越分辨了。其实您也许会说,不论是否是翻新的,新一点不都比旧的好吗?其实您不知道,之所以会翻新,就是因为以前的成色可能很旧,也就是说这个电脑已经使用很长时间了。另外在翻新的过程中难免要拆拆卸卸的,好本子经过这么一折腾也完了,长期使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都难以保证。

  如果您遇到了翻新的本子又十分喜欢,千万不要直接指出电脑是翻新的,那样通常会让经销商翻脸。您不妨利用这些地方和经销商砍砍价格,只要价格合适,翻新就翻新吧,谁让咱买的是二手电脑呢。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