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cpu历代 | 电脑cpu历史

电脑cpu历代 | 电脑cpu历史

1. 电脑cpu历史

年终大作:细数十五年CPU历史之各宗最

一、频率之”最“

1、最早达成1GHz的CPU:Athlon 1GHz

AMD当年1GHz CPU广告

  单核时代,频率是CPU最重要的性能指标,而当时频率逐步接近标志性的“GHz”,Intel和AMD想抢先发布1GHz的CPU。结果,这个标志性1GHz CPU在2000年3月由AMD首先发布,型号是Athlon 1000。

2、最早达成2GHz的CPU:Pentium 4 2.0

罕见的Socket 423版本Pentium 4 2.0,我们见得多的是Pentium 4 2.0A

  被AMD抢注GHz标签后,频率大战一发不可收拾,自感被羞辱了的Intel在频率战中显得不遗余力。2001年8月27日,Intel率先推出2GHz的CPU,Socket 423插槽的Pentium 4 2.0,是180nm P4家族最强的产品,但是由于那时已经是130nm Socket 478 P4的时代,所以并没有为人所熟悉。

3、最早达成3GHz的CPU:Pentium 4 HT 3.06GHz

创造多个记录的Pentium 4 HT 3.06GHz

  一年的时间,CPU最高频率从2GHz翻越了3GHz的大山。2002年11月12日,Intel推出了历史第一颗3GHz的CPU,Pentium 4 HT 3.06GHz。133MHz外频,当时变态级别的23倍频以及首次引入超线程技术,一核心两线程让人啧啧称奇。它,是一颗具有很高历史地位的CPU。

4、最早达成4GHz的CPU:AMD FX-8150

进入4GHz时代的AMD FX-8150

  自从进入多核时代,频率决定性能的概念已经被淡化,使得3GHz到4GHz的记录相距整整九年。第一个4GHz频率CPU就是AMD的推土机FX-8150了,发布于2011年10月12日,不过3.6-4.2GHz频率的它无法再让Intel紧张起来。因为如今已经是讲效能多于频率的年代,加上AMD FX系列CPU的节节败退,这个成就显得聊胜于无。

5、最早达成5GHz的CPU:AMD FX-9590

我觉得,AMD FX-9590是一颗彩蛋

  依然是AMD,缺乏架构上的竞争力的AMD只能在频率上搞搞噱头了。2013年7月6日,AMD FX-9590发布,Turbo频率达到了5.0GHz。是历史上第一颗默认频率达到5GHz的CPU!但是,高频低能、官配水冷、220W TDP,它有何存在意义?

二、超频之”最“

1、超频验证频率最高的CPU:AMD FX-8350

8794.33MHz是目前验证成功的超频最高频率

  超长流水线的XX机家族又立功了,AMD FX-8350是目前超频验证频率最高的CPU,达到了8794.33MHz,这个记录已经保持了数年之久。AMD走十年前Intel Pentium时代的道路,可谓风水轮流转。随着Zen架构的推出以及Intel”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失败经历,这个记录估计要继续保持一段较长时间。

2、超频验证频率最高的 Intel CPU:Celeron D 352

赛扬D 352依然在超频记录中留有身影

  既然AMD的CPU成为了超频频率冠军,那我们还是颁一个Intel分项吧。目前频率最高的依然是当年31级流水线的Cedar Mill架构的赛扬D 352,频率达到了8543.71MHz,2013年10月19日达成。65nm的制程改进了散热、供电设计,让这一代CPU的真正实力展现出来,可惜那时候已经是双核时代。

3、超频幅度最大的CPU:Core i7 860

64倍频……

  64倍频是一个什么概念?也许大家看到这篇文章之前都没考虑过这一问题。现在Core i7 860给了你一个答案,从2.8GHz到8.5GHz,5.7GHz的超频幅度比现在最高默认频率的CPU还要高很多!我们知道改进流水线的Core i系列频率上线是不可能很高的,这颗大雕中的大雕Core i7 860却在满页都是Celeron D的榜单中占有一席之地,到底有何黑科技?

4、最好超的CPU:Celeron D全系列

全民超频同时难度最低的Celeron D家族

  想体验超频的乐趣?数字飙升的快感?Celeron D CPU就是一个选择。便宜让门槛降低,降级的规格让超频压力更低,超长流水线提升了上限,让Celeron D成为了全民超频的最好见证。

5、最不好超的CPU:非K后缀的二、三、四代Core CPU

SNB开始,Intel扼杀了超频

  垄断的后果是可怕的,让我们不能不接受3000元的Core i7-6700K的CPU,以及再也回不了超频的时代。从Sandy Bridge到今天,我们很久没有体验过什么叫全民超频,因为Intel直接从CPU中锁死了频率调整,只开放K后缀的超频。不过六代酷睿时代爆出了解锁频率的主板BIOS, 对于DIY玩家来说好消息

6、最不可思议的超频CPU:Pentium M

超频后的笔记本CPU运算性能秒杀当时高端CPU

  在那个没有睿频的时代,在那个笔记本是金领专属的年代,在那个笔记本被诟病低性能的时候,Pentium M以及Socket 479转换器狠狠地打脸了。专为笔记本节能设计加上沿用Pentium P6架构,当时最强的Pentium M 780成为高端DIY玩家的神器,超频到4GHz的它,却在注重运算的Super Pi测试中占据世界第一宝座达到数年之久。

7、最歪门邪道的超频CPU:第一代 Duron

铅笔破解倍频

  为什么AMD一直被誉为高性价比的典范,就是因它的开诚布公让DIY玩家领略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乐趣。出现在2000年的第一代Duron CPU中,只要轻轻用铅笔CPU桥路通电的话,那么就可以重新将倍频控制电路工作,实现自由调整倍频!铅笔大法闻名世界,可惜的是,现在找不到这种乐趣了。

8、超频界最高档次享受:开核

DIY玩家的心跳回忆:开核

  依然是AMD,它能让DIY玩家享受到尽可能多的DIY乐趣,这次就是开核了。开启原本就有但是被屏蔽的物理内核,用便宜的价格享受到高端的性能。从单核Sempron 130开双核到Phenom II X4 960T开六核,当年可是全民开核的年代。当然,这可是屏蔽了有问题的核心,开核肯定有风险的。

三、核心之”最“

1、最早的多线程CPU:Pentium 4 HT 3.06GHz

Pentium 4 HT 3.06GHz让我们见识了原来有多线程的概念

  2002年11月12日发布的Pentium 4 HT 3.06GHz不仅仅创造了当时最高频率的记录以及最早达到3GHz的记录,更是首创超线程技术,简单的黑科技,虚拟出一个虚拟核心,好事成双。虽然当时超线程技术并未真正在性能上体验它好处(因为缺乏多线程优化),但是对后来Core时代的HT技术起到先驱作用

2、最早的双核CPU:Pentium D

Pentium D

  2005年5月26日,Intel发布了桌面上第一款双核CPU,Pentium D,虽然内部是由两颗Pentium 4共享FSB组成、后来还被证实为“高发热、低性能”,但也是历史上第一款双核了。约1周后,AMD拿出了自家的双核Athlon 64 X2,并挑起了“真假双核”的言论。当然,由于不存在对与错,到后期这争论不了了之。

3、最早的三核CPU:Phenom X3

Phenom X3

  当大家一心关注的是1-2-4-8-16这样一个翻番式的核心增长模式。AMD于2008年3月27日突然宣布Phenom X3三核心CPU,通过屏蔽质检不合格的四核 K10中的一核来当成三核心销售。并且大打性价比,起到了不错的效果。相信Intel也玩玩没想到:怎么我没想到这个点子呢?

4、最早的四核CPU:Core 2 Extreme QX6700

Core 2 Extreme QX6700

  当CPU业界公认核战是CPU发展未来后,多核战略变得一发不可收拾。2006年11月,第一颗双核CPU出现后一年半,第一颗四核心CPU,Core 2 Extreme QX6700发布。虽然是两个双核心“胶水”而成,但是这次没有人怀疑这颗当时性能最强的CPU了。Intel再次在高端市场证明自己,重新夺取性能竞争的引导者。

5、最早的六核CPU:Core i7-980X

六核心Core i7 980X

  尝到了多核心的甜头后,Intel一发不可收拾,在四核CPU还没有完全普及的年代,Intel就迫不及待地给四核称王的时代画上了完美的句号,发布了全球首款桌面六核CPU——Core i7 980X!六核十二线程设计,每个核心拥有3.33G主频,六个核心共享12MB三级缓存,从这样强悍的规格来看卖出一个7999的天价不是问题。在六核还没普及的今天,很多游戏和软件的优化都未做到位,更何况是5年前的年代?所以只能说六核实在太超前,很多游戏、软件没优化。

6、最早的八核CPU:AMD FX-8150

模块化设计的AMD FX-8150

  架构打不过Intel的AMD继续用剑走偏锋来应对Intel的Tick-Tock策略。推翻了K10的设计,AMD在2011年10月12日发布的推土机采用了模块化的思路,八核心的概念就由此而起。不过,由于架构的先天不足以及优化的不给力,这一代CPU将AMD推落到深渊。也许有些玩家觉得AMD的模块化概念并非真正的核心数,Core i7-5960X才是第一个八核心CPU,这点大家就见仁见智了。

7、最多核心/线程的CPU:

看框框足以让你兴奋

  目前桌面CPU中最多就是八核心,那么纵观服务器CPU,哪个CPU是最多核心以及线程了。那就是我们曾经评测过的18核心36线程的Intel Xeon E5-2699 V3!毕竟术业有专攻,我们平时应用并不能用到那么多核心线程。但是光看任务管理器的框框,足以让你兴奋一阵子了。

四、效能之”最“

1、最强的单核CPU:AMD Athlon64 FX-57

被封为神级的AMD Athlon64 FX-57

  最强单核CPU,毫无疑问是AMD Athlon64 FX-57。虽然主频只有2.8GHz,却凭借K8架构的优势打败了3.8GHz的P4 670。它的出现,迫使Intel转战多核心市场来挽回面子,也促成了Core 2 Duo时代的诞生。在单核年代里过度到双核期间,AMD和Intel虽然都有针对入门市场而继续推出过单核CPU,由于架构的提升,08-12年期间的入门单核CPU的性能很可能已经超越了FX-57,年代有点久远已经无法核实,不过在单核的年代里FX-57理应最强且当之无愧!

2、最强的双核CPU:Core i3-6100

Core i3-6100

  也许有人说是Core 2 Duo E8700,但是大家可能忘记了现在的Core i3也是双核。这么多年过去了,Core i3的性能肯定超越当年未发布的E8700的,所以我们把这个最给了Core i3-6100,大家觉得是不是很意外?一颗大众CPU也能称得上最?

3、最强的四核CPU:Core i7-6700K

Core i7-6700K

  毫无悬念,目前Intel主打高端四核心CPU,自然是Core i7-6700K这个最新的产品是四核心最强的。只是它的价格……

4、最能诠释高频低能的CPU:Celeron D

Celeron D

  Celeron D再次站在这个耻辱记录了。本来Prescott、Cedar Mill的架构是高频低能的典范,加上赛羊的缩水规格。Celeron D很好地诠释了什么叫数字游戏……

5、最能诠释低频高能的CPU:Pentium M

当年主流CPU同频率比较,笔记本的Pentium M并列第一!

  虽然目前Core也能成为高频低能,但是我们还是把这个奖颁给了影响了未来CPU发展历程的Pentium M。一颗笔记本CPU能够灭桌面CPU全家的,历史上只有Pentium M一家。

五、非战之”最“

1、打脸最痛的CPU:Pentium M

Pentium M

  又是你!Pentium M!它的出现,让当时主推Nerbrust架构以及唯频率论的Intel毫无面子,直接宣告了频率道路的不通。想想2GHz的奔腾M轻松打败3GHz以上的奔腾4的画面有多美。

2、最让人苦不堪言的CPU:第一版 Phenom X4

被爆TLB BUG的第一代四核AMD CPU

  2007年底,AMD发布了新一代四核CPU——Phenom(羿龙),以对抗当时的Intel四核CPU。可惜性能比不过当时的Core 2 Quad,功耗也更高。支持者失望之际,还爆出了TLB BUG,修复这个BUG还会损失性能,可谓苦不堪言。

3、改变CPU发展历程的CPU:Core 2 Duo

Core 2

  2006年的CPU市场,是CPU发展的一个转折点。Core 2的出现,拯救了Intel,也是AMD衰落的开始。这段历史相信大家都了解了。

4、市场寿命最短的CPU:Pentium III 1.13GHz

矿渣

  Pentium III 1.13GHz也是其中一颗让Intel脸面无光的CPU,2000年被AMD率先冲破GHz,Intel才反应过来临急抱佛脚发布Pentium III 1.13GHz以重夺冠军。却因为各种Bug而出现蓝屏死机现象,让Intel不得不回收。成为了市场寿命最短的CPU,这段历史称之为“矿渣”。

5、TDP最高的CPU:AMD FX-9590

处理器的功耗一枝独秀

  AMD FX-9590就是为数字游戏而生,5GHz的频率、低效能的模块化设计,带来了220W的TDP,比一张GTX980的TDP还要高!甚至官方标配了水冷散热器,可见这发热……

6、最可惜的CPU:Tualatin Pentium III

Tualatin Pentium III

  512KB L2 Cache,133MHz外频,130nm制程,原本它能够驰骋高端市场以及超频领域。可惜为了P4让路,让Tualatin Pentium III成为了最可惜的CPU。因为后来的测试可以看到,1.4GHz的Tualatin Pentium III性能秒杀了当时性能最强的Northwood Pentium 4 2.0A……

7、第一次使用水冷散热的CPU:AMD FX-9590

AMD FX-9590的220W TDP

  又是AMD FX-9590,TDP 220W,你就知道为什么了!

8、第一次内置GPU的CPU:Clarkdale Core i3/i5

内置GPU的时代,从32nm制程开始

  2010年,Clarkdale微架构在LGA 1156中安家。最大的改变,就是用“胶水粘贴法”封装了GPU,集成显卡第一次内置到CPU中,基于改进自Intel整合显示核心的GMA架构,支持DX10特效。进一步提升了集成度,降低了主板成本。但是内置GPU的制程依然为45nm,形成了32nm+45nm的独特组合。

9、内置GPU性能最强的CPU:Core i7-5775C

内置最强核心显卡的Core i7-5775C

  特殊出身的Core i7-5775C,带来了Iris Pro 6200,属于GT3e级别,完整支持DX12,拥有48个EU单元,GPU性能可以代表Intel目前最强核显水平。更在CPU内部内置了”显存“:eDRAM,大大降低了显存访问的延迟,带宽大约在50GB/s左右。它也成为了截至2015年GPU性能最强的CPU(听起来有点拗口)。

2. 计算机CPU发展史

C语言之所以命名为C,是因为 C语言源自Ken Thompson发明的B语言,而 B语言则源自BCPL语言。

1967年,剑桥大学的Martin Richards对CPL语言进行了简化,于是产生了BCPL(Basic Combined Programming Language)语言。

20世纪60年代,美国AT&T公司贝尔实验室(AT&T Bell Laboratory)的研究员Ken Thompson闲来无事,手痒难耐,想玩一个他自己编的,模拟在太阳系航行的电子游戏——Space Travel。他背着老板,找到了台空闲的机器——PDP - 7。但这台机器没有操作系统,而游戏必须使用操作系统的一些功能,于是他着手为PDP - 7开发操作系统。后来,这个操作系统被命名为——UNIX。

1970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 Ken Thompson,以BCPL语言为基础,设计出很简单且很接近硬件的B语言(取BCPL的首字母)。并且他用B语言写了第一个UNIX操作系统。

1971年,同样酷爱Space Travel的Dennis M.Ritchie为了能早点儿玩上游戏,加入了Thompson的开发项目,合作开发UNIX。他的主要工作是改造B语言,使其更成熟。

1972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 D.M.Ritchie 在B语言的基础上最终设计出了一种新的语言,他取了BCPL的第二个字母作为这种语言的名字,这就是C语言。

1973年初,C语言的主体完成。Thompson和Ritchie迫不及待地开始用它完全重写了UNIX。此时,编程的乐趣使他们已经完全忘记了那个"Space Travel",一门心思地投入到了UNIX和C语言的开发中。随着UNIX的发展,C语言自身也在不断地完善。直到今天,各种版本的UNIX内核和周边工具仍然使用C语言作为最主要的开发语言,其中还有不少继承Thompson和Ritchie之手的代码。

在开发中,他们还考虑把UNIX移植到其他类型的计算机上使用。C语言强大的移植性(Portability)在此显现。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都不具有移植性,为x86开发的程序,不可能在Alpha, SPARC和ARM等机器上运行。而C语言程序则可以使用在任意架构的处理器上,只要那种架构的处理器具有对应的C语言编译器和库,然后将C源代码编译、连接目标二进制文件之后即可运行。

1977年,Dennis M.Ritchie发表了不依赖于具体机器系统的C语言编译文本《可移植的C语言编译程序》。

C语言继续发展,在1982年,很多有识之士和美国国家标准协会为了使这个语言健康地发展下去,决定成立C标准委员会,建立C语言的标准。委员会由硬件厂商,编译器及其他软件工具生产商,软件设计师,顾问,学术界人士,C语言作者和应用程序员组成。1989年,ANSI发布了第一个完整的C语言标准——ANSI X3.159—1989,简称“C89”,不过人们也习惯称其为“ANSI C”。C89在1990年被国际标准组织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一字不改地采纳,ISO官方给予的名称为:ISO / IEC 9899,所以ISO / IEC9899: 1990也通常被简称为“C90”。1999年,在做了一些必要的修正和完善后,ISO发布了新的C语言标准,命名为ISO / IEC 9899:1999,简称“C99”。 在2011年12月8日,ISO又正式发布了新的标准,称为ISO / IEC9899 : 2011,简称为“C11”。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3. intel历代cpu

这个周期计算和停产是很难讲的,按照我个人理解是英特尔CPU一般三年左右就会全部停产了,CPU盒装也就保修三年如果坏了没有相同型号替换英特尔会给相同性能CPU代替,还有你所讲的,i3 8100用几年后换i7 8700处理器,不想买二手的,但是你到哪个时候花两千块买三年前的性能,你觉得值么,全新CPU只要一千多性能就给你8700强,用户想到的英特尔也想到的,所以两三年后有新的都不能买,太亏了,我的i7 7700K是2017年买的难道2019年全新7700K卖2000+还有性能性价比,8700K秒杀了7700K的

4. cpu 历史

世界上第一片CPU是1971年发明的,型号是Intel生产的4004微处理器。

4004微处理器片内集成了2250个晶体管,晶体管之间的距离是10微米,能够处理4bit的数据,每秒运算6万次,运行的频率为108KHz,成本不到100美元。英特尔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戈登·摩尔将4004称之为“人类历史上最具革新性的产品之一”。

1978年,Intel首次推出16位处理器8086,这是80x86系列CPU的鼻祖。8086的内部和外部数据总线都是16位,地址总线为20位,可访问1MB内存。1979年,Intel又推出8086的姊妹芯片8088,它与8086不同的是外部数据总线为8位。

很快Intel就在8086/8088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因为IBM准备选用它来制造著名的IBM PC。随着1981年IBM PC的正式推出,一个全新的个人计算机时代开始了,Intel从此成为CPU行业的霸主。

5. cpu计算机诞生于多少年

1946年2月14日在美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埃尼阿克)。

数字电子计算机简介: 简称数字计算机。其内部被传送、存储和运算的信息,都是以电磁信号形式表示的数字。典型的数字电子计算机由中央处理器、计算机存储系统和计算机输入/输出系统组成。

”埃尼阿克”简介: “埃尼阿克”计算机的最初设计方案,是由36岁的美国工程师 莫奇利于1943年提出的计算机的主要任务是分析炮弹轨道。美国军械部拨款支持研制工作,并建立了一个专门研究小组,由莫奇利负责。总工程师由年仅24岁的埃克特担任,组员格尔斯是位数学家,另外还有逻辑学家勃克斯。“埃尼阿克”共使用了18000个电子管,另加1500个继电器以及其它器件,其总体积约90立 方米,重达30吨,占地170平方米,需要用一间30多米长的大房间才能存放,是个地地道道的庞然大物。这台耗电量为140千瓦的计算机,运算速度为每秒5000次加法,或者400次乘法,比机械式的继电器计算机快1000倍。当“埃尼阿克”公开展出时,一条炮弹的轨道用20秒种就能算出来,比炮弹晒身的飞行速度还快。

6. 电脑cpu发展史

1、第1代:电子管数字机(1946—1958年)

特征:体积大、功耗高、可靠性差。速度慢(一般为每秒数千次至数万次)、价格昂贵,但为以后的计算机发展奠定了基础。

2、第2代:晶体管数字机(1958—1964年)

特征:体积缩小、能耗降低、可靠性提高、运算速度提高(一般为每秒数10万次,可高达300万次)、性能比第1代计算机有很大的提高。

3、第3代:集成电路数字机(1964—1970年)

特征:速度更快(一般为每秒数百万次至数千万次),而且可靠性有了显著提高,价格进一步下降,产品走向了通用化、系列化和标准化等。应用领域开始进入文字处理和图形图像处理领域。

4、第4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机(1970年至今)

特征:1971年世界上第一台微处理器在美国硅谷诞生,开创了微型计算机的新时代。应用领域从科学计算、事务管理、过程控制逐步走向家庭。

7. cpu历史记录

原因:可能是充电时电压过高导致的,也可能是CPU受到了热辐射或冲击。

扩展内容:苹果13是美国苹果公司旗下的一款手机,于2021年9月发布,该机型在外观设计上进行了改进,将原有的刘海屏缩小,并将听筒上移,有红色、黑色、蓝色、粉色、绿色等六种颜色。

8. 电脑cpu的发展历史

说起手机CPU的历史,笔者给大家提一个问题:“世界上第一款智能手机是什么呢?”相信很多人的答案是爱立信的R380或诺基亚的7650,但都不对,真正的首款智能手机是由摩托罗拉在2000年生产的名为天拓A6188的手机,它是全球第一部具有触摸屏的PDA手机,它同时也是第一部中文手写识别输入的手机,但最重要的是A6188采用了摩托罗拉公司自主研发的龙珠(Dragon ball EZ)16MHzCPU,支持WAP1.1无线上网,采用了PPSM (Personal Portable SystemsManager)操作系统。龙珠(Dragon ball EZ)16MHzCPU也成为了第一款在智能手机上运用的处理器,虽然只有16MHz,但它为以后的智能手机处理器奠定了基础,有着里程碑的意义。多核CPU2012年下半年开始,各家手机厂商推出的主打旗舰机型多以四核处理器为卖点,多核手机似已成为主流。所谓多核手机,指的是配备双核、四核CPU的手机,最大的优势是运算速度更快。虽然看似多核手机的市场需求激增,但根据工信部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12年四核芯片在整体移动智能终端中的占比尚不足8%。有了往年在PC端的处理器高频、数量之争的前车之鉴,现在很多人不看好移动处理器的数量之争。目前Android手机都在进行军备竞赛式的硬件升级,动不动就在专业测评软件上跑分来一比高下。事实上,普通消费者并不需要这么高配的CPU,高配的CPU意味着高能耗。现在包括高通、英特尔等芯片厂商更多的是在追求性能和功耗的整体平衡,而不是一味地追求CPU主频和核数了。对于手机来说,大部分软件甚至在单核条件下都可以正常运行,与之相对应的,还是“大部分”——大部分软件都没有对多核并行做相应的设计优化。这就像是你修建了四条并行铁轨,但大部分火车都在第一条上面运行。事实上,单纯增加CPU的核心数,并不意味着能带来性能的显著提升。如果要最大化地利用多核CPU提供的计算资源,需要同时对操作系统和现有的应用做调整。而且,多核CPU对应用性能的提升取决于同时运行多个程序或线程的能力高低。我们看看Amdahl定律就能发现,在程序有顺序代码的情况下,性能提升带来的回报会越来越少。此外,多核芯片在发热控制上比单核芯片更难。从技术角度看,一般在整个移动处理器中,CPU的处理任务最多仅占15%~20%,更多的任务是由GPU、DSP、GPS、调制解调器等其他组件完成的。 因此单纯强调CPU核数是片面的解读,CPU核的质量比核的数量更为重要,决定核的质量有众多因素,如架构、制程等。

9. 英特尔cpu历史

电脑的CPU目前一年就更新换代一次,像Intel的酷睿系列处理器就是一年更新一代,如今已经准备更新到11代酷睿处理器了。一年更新一次,英特尔酷睿处理器一般都是一年更新一代的,就是没有大的性能突破,也会使用14+继续强化处理器性能。电脑CPU近几年的发展速度已经放缓了,英特尔这边只要是买了酷睿I5级别的产品,坚持5年一般,英特尔CPU差不多一年换一代的节奏

10. cpu演变史

1)这是正常现象,倍频都是由CPU自动调节,因为你的CPU有省电功能

2)当你不运行大型程序的时候,CPU自动降频(减少发热量和省电)

3)当你运行大型程序的时候,CPU又会自动升频(回到应有的频率上)

11. 电脑cpu进化史

天玑芯片,联发科的命名史和发展史可谓是一波三折丰富以及汹涌。

想当初,魅族,小米,华为启用国产芯全都吃了巨亏,魅族更是因为手机卡顿丢掉了国内手机首把交椅的地位,那时候的联发科还没有p系列,优美的参数配上惨不忍睹的使用体验,让使用联发科芯片的手机厂商的下场销量也都被苹果三星分得了早期的市场,有一说一,也不是一点用都没有,最早的中华酷联中联发科也是主力不过倒不是卖点,这个要另外说,但是在2011年小米的第一代手机发布,伴随着1999的价格,刷新的性能和UI的认知的同时,也把骁龙带进了国内,这种使用进口芯片的情况,从2011年一直到现在可能还会再延续几年的,因为2019年末随着华为被美国的制裁大榜不断连击,联发科天玑1000也在这一年末,为中国芯片产业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商业虽商业,但是我们不能忽略推动这一切发展的,正是科技,正因为有了美国的制裁,国内开始重视了像中兴,华为这样的企业为国家做出的科研贡献,现在的联发科也踏进了高端芯的门槛。

慢点没关系,走稳挺好的,毕竟能走出来就已经是胜利,但是国产造芯还是很艰难,芯片产业还是任重而道远,加油,国内芯片人,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中国芯才不会被人用专利卡脖子。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